哪有什麼證據都沒有,也還沒調查,就先把告狀人先收押入獄的?哪個國家、哪個朝代的律法都不可能有這麼一條。
王捕頭看陳雲州不依不撓,厭煩得很,而且今天這事也是周家人惹出來的,他乾脆一揮手:「全押進大牢中,等大人審問後再做定奪。」
三壯臉上得意的笑容立馬垮了下去,剛想開口便被大壯攔住。
大壯非常配合地說:「是,今天給王捕頭添麻煩了。」
他很平靜地接受了這件事。
但被關押入獄在哪個時代都不是好事,尤其是在私刑泛濫的古代,進了牢房挨板子更是常有的事。大壯這麼輕易就接受,那只有一個解釋,他有恃無恐,說不定前腳將他關了,後腳就有人將他給放了。
他們演這一出不過是為了堵住陳雲州的嘴,堵住在場百姓的嘴。
看明白了他們的真實意圖,陳雲州當然不會給自己找罪受。他想尋公道,他想順便摸摸底,看看以後自己手底下都是什麼人,但可沒想真的大牢一日游。
看到現在也清楚了,周家之所以敢在大馬路上碰瓷敲詐勒索行人,正是因為官府的不作為,甚至是包庇縱容。
從上到下,這廬陽縣都爛透了,所以也沒必要忍了。
見陳雲州不說話,李三還以為他是怕了,輕蔑地瞥了他一記,招呼聞聲出來的兩個衙役:「拿鐐銬來,將這四人押入大牢!」
「慢著!」陳雲州出聲叫住了他們。
李三斜眼瞅了他一記:「小子,後悔也晚了!」
陳雲州不理他,打開包袱,取出敕牒和告身,展開舉在半空中,冷聲道:「廬陽縣縣丞何在,請他速速來見!」
敕牒是吏部頒發的委任狀,上面印有吏部的大印,是官員到地方上任的憑據。至於告身,有點像現代的身份證,上面記載著官員的姓名、籍貫、年齡和體貌特徵等,也是由吏部採用綾羅等特殊材料統一製造。
這東西平頭老百姓大多沒見過,認不出來。但王捕頭這樣的縣衙老人還是見過的,他心裡咯噔了一下,暗叫不好,正要踮腳去看敕牒上的內容便聽一識字的秀才隔空指著敕牒念了出來。
「皇帝詔曰,今科狀元陳雲州,文采不凡,憂國憂民,一片赤誠,茲特授爾為廬陽縣縣令,治理百姓、教化勸善、懲治奸惡、平治獄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