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坤也很憋屈:「娘的, 我竟輸給了一個來歷不明的冒牌貨。」
袁樺笑著寬慰道:「其實這也是個好事, 如今陳雲州的身份已經明了, 朝廷必然不會容他,否則朝廷威嚴何在?如今只怕陳雲州已經取代了龔鑫和大將軍, 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恨不得除之而後矣。」
「軍師說得是,如果朝廷打算優先針對陳雲州,那咱們就可坐山觀虎鬥了,也不枉費咱們籌劃了一番。」葛鎮江非常高興,「看來今天這佛是拜對了。」
韓子坤一想到那個畫面,心裡頓時熱血沸騰:「若這次朝廷能剿滅了陳雲州,他日我一定回萬年寺還願,給菩薩塑金身。」
袁樺很無語,這是自己打不過就求神拜佛靠玄學去了?那還要將士做什麼?乾脆天天拜佛念經捐錢得了。
對陳雲州那邊,他倒是一點都不擔心。若這一關都過不了,陳雲州何談逐鹿天下,一統四海?
跟他們一樣,龔鑫知道這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幸災樂禍。
朝廷丟了這麼大個人,不找回場子的嗎?那朝廷的臉往哪兒擱啊。
只要朝廷往慶川發力,勢必會分散江南的兵力,他們大岳就會輕鬆很多,說不定還能尋到機會反攻。
只有楚弢皺眉。即便他再不關心政治,也知道陳雲州這種冒名頂替的行為,是挑釁朝廷的威嚴,朝廷絕不會容忍,否則人人效仿,朝廷的諭令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但這樣一來勢必會把陳雲州推到朝廷的對立面上去,他們楚家軍將面臨三支亂軍,壓力巨大,但他又不能上書為一個殺害朝廷命官,冒充官員的罪犯說情。
相較於各方的震驚和各種劈里啪啦的小算盤,陳雲州這個當事人倒顯得異常的平靜。
不止是他,就連慶川百姓都不覺得有什麼。
一是得益於陳雲州數年如一日在慶川樹立的良好口碑,百姓信任他。
二也是鄭深安排了人引導民間的輿論,暗中淡化陳雲州冒名頂替一事,著重強調他對慶川的貢獻,再把葛家軍的所作所為,朝廷治下的百姓生活如何水深火熱拉出來。
這麼一對比,只要腦子沒進水的都知道誰主政慶川對自己才是最好的。
而且慶川本就遠離京城,朝廷的影響力很小,許多平民百姓連皇帝姓什名誰都不知道,也不可能是大燕皇朝的死忠。
倒是有個別讀書人聖賢書讀傻了,站出來指責陳雲州草菅人命,冒充朝廷命官,罪大惡極。
但剛起了頭就被擁護陳雲州的百姓罵了個狗血淋頭。
世人都有樸素的價值觀,都會知好賴。
當初葛家軍打來,朝廷沒管他們,是陳雲州帶他們抵擋住了葛家軍,守衛了家園,也是陳雲州減免賦稅,興修水利,減輕了他們的負擔,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