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己被封了異姓王,中間卻橫了慕千山這根眼中釘肉中刺。只要慕千山還在一天,自己的兒子就不能繼承爵位——這讓慕昭如何甘心?
不甘心,自然就會將手伸到慕千山身上。皇帝的隱約用意,在此處便可呈現出來。慕千山身為廣平王世子,年幼勢弱,勢必無法護住自身。只要身邊之人對他暗中下手,他勢必不能活到成年的那一天。到那時,就算是慕沉的舊部,也無話可說。
若進展順利,一個幼童根本熬不過這種明里暗裡的手段。不管是用慢毒,還是暗地裡打,他的身體都能被漸漸搞垮。事情按著豐樂帝設想的進行下去,但是慕千山竟然一直活到十一歲,才漸成油盡燈枯之勢。他的身體垮了,狀況一落千丈,幾乎下不來床。
但他沒死。
二殿下明玄不知從何知道了這件事,將他帶入了宮中細心照料數月,將慕千山身體養好了。後來又請了一道聖旨,讓慕千山做了侍讀。
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慕家舊部向豐樂帝上奏,決不能讓慕千山再住在慕昭府上,豐樂帝只能下旨,讓慕千山住在宮中。慕千山常在太子面前侍奉,慕昭一家自然也就不敢磋磨他,算是從火坑裡爬了出來。
這是救命之恩。
但可能是因為受了三年的磋磨,慕千山性情與祖上三代人迥異,冷漠陰沉,正邪不定,行事手段亦是狠辣至極。或許因為對他暗中下狠手的是廣平王的夫人,救他的卻是二殿下,及長,羽翼漸豐之後,他便不願與女人親近。府上雖然亦收女子為門客,卻從未有半個妻妾。
後來甚至有人傳言,他對救他於水火之中的二殿下明玄有不倫之情,因此才不近女子。當時眾人皆是不信,直到有人親眼瞧見廣平王府上確有一個和二殿下長相極相似的人,惹得眾人半信半疑,言論才逐漸傳開了。
「老廣平王和廣平王妃死得早,撂下了當今廣平王,那時好像還未滿十歲吧?」 對面一人放下手中茶杯,沉吟道,「我聽宮中的人說,他十一歲進宮做伴讀前,便養成了如今的性格,皇上也不喜歡他。只有二殿下心地純善,在皇上面前為他求情。」
「難怪如此,此事雖然荒唐,卻也是情有可原。」
「我聽聞,廣平王少時雖是在自家府上,卻與寄人籬下並無不同,受小人磋磨,險些喪命。」那人壓低了聲音,「還是二殿下將他要了過去,安排在手下做事。——恐怕二殿下自己也沒有想到,廣平王竟是對他有非分之想。」
眾人唏噓一番,又有人禁不住好奇,問:「這事難免丟了皇家的顏面,皇上怎麼不管?」
「嗐,」一名身形瘦弱,書生模樣的男子搖了搖扇子,道,「皇上剛剛登基,根基未穩,還指望著仰仗他呢。他執意為之,皇上也只能妥協,左右又不是真的二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