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一陣喧雜聲吵醒的。外面似乎有人在激動地嚷嚷:「殿下,喜事,大喜事啊!」
報信的人過於激動,很快就被守在營外的親衛注意到了:「別吵,將軍在裡面休息!」
正兵荒馬亂,帳簾忽然被一隻手掀開。緊接著,慕千山的身影出現在簾後。他年紀雖輕,但在前面幾場接連不斷的大戰之中卻連連取勝,又是老廣平王唯一的兒子,是以在這些士兵之中的威望之高,恐怕很少有人能預想得到。
「將軍,」那人是他身邊的親衛,見了他,臉上不掩興奮之色,「我們勝了。」
慕千山賭贏了。
三個月處心積慮,步步為營,總算扳正了大晉如今一團亂的局勢,走到了如今的結果。
誰也沒有想到,三個月前冒死偷了兵符逃出京城,甚至沒有半分作戰經驗的少年,竟是力挽狂瀾,成為了這個風雨飄搖的王朝的救星。
他憑藉兵符調動了人心不齊的北疆散軍,在全然的未知中領兵突進,果然發現了連州軍的蛛絲馬跡。
到底是守衛大晉多年的王牌部隊,就算烏瀚、渤族做了再多準備,也並無能耐將其全數殲滅,只是將其圍困起來,卻始終不敢冒險深入。
其實這場仗從一開始打起來,就本不至於落到需要依靠支援的境地。真正失利的原因,卻是沒有朝廷的支持。
他憑藉兵符組建起來的軍隊,到了兩軍對峙處幾十里外,便被他下令止步。他一個人,領著幾十親兵,趁著夜晚陰沉,冒著險越過敵營,成功給己方遞去了支援的消息。
自己卻差點中箭。
事後有不怕死的兵士搜檢戰場時,將箭撿了回來,才發現那箭頭上淬了毒,若是被射中,能不能救回來就難說了。
慕千山後來回想起來,這應當是他少年時代最意氣風發的一段時間。但這終究是不能長久。
北疆的軍隊作為一道屏障,在防備住更多人馬湧入大晉的同時,卻也隔絕了兩族軍隊與外界的交流,將他們鎖死在中原一帶。他們沒有支援,因此中原這一帶的百姓便遭了殃。要想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惟有儘快帶兵南下。
慕千山畢竟沒有北疆防守的經驗,他可能擅長進攻,但卻不擅長防務。他和明玄兩個人一同帶兵南下,朝著侵入大晉的外族軍隊追擊而去。關外二族被連州軍打壓了數十年,之所以突然敢於聯合起來對付大晉了,無非是看在大晉剛失了將才,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慕千山這一手,直接包抄了他們的後路,斷了補給的可能,又採取緊追不捨的戰術,天天讓軍隊追在他們屁股後面,專往荒郊野外趕,讓他們騰不出手來劫掠大晉的村莊,以補充自身。慕千山的軍隊一來,就將官府的糧庫看得嚴嚴實實,他們幾次想要劫掠,都碰了一鼻子灰,還損失了不少人馬。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慕千山背後還有一個人。
他固然天縱奇才,但僅憑自己一人,也無法獨自立定這麼龐大的計劃,並一步步將這所有的步驟細節都一點一滴落實完成。
他其實沒有從北疆帶來太多的軍隊,大晉的北方亂了之後,除了外族人,還湧現出了許多官府各自為政的小勢力,操控者大多是當地的世家大族。他們本就腐敗,朝廷南遷之後,北方迅速分裂。但是明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