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兩次機會,張文華就再也無法回頭了,王逍遙、馬小霞這種好人的死和光頭這種惡人的「死而復生」,讓他越發迷失,越發瘋狂,當最後他的罪行赤裸裸地呈現在夏杉杉面前,當夏杉杉說出那句「我不會嫁給你」,他知道一切努力都白費了,他費勁思量表演出的成功人生徹底毀滅,巨大的挫敗感讓他喪失理智。
他並沒有主動放過杉杉,但也許是善良的人自有幸運,當他醒來時,杉杉逃脫了他的魔掌。
所以,其實母親帶給張文華更深層次的傷害是扭曲了他對「愛」的認知,對於愛自己的人,他只知道拼命報答,筋疲力竭,對於自己愛的人,他只渴望牢牢抓住,如履薄冰。
真正的愛或許應該是不占有,不支配,不強行施加自己責任,不過度渴望對方回饋,發自內心地想跟對方一起體驗人間美好,如果你某天離我而去,我會為你祝福,如果某天你不值得我愛,我也不會留戀。愛從來不該是死去活來,而該是自由自在。
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在走向死亡,如果愛也讓人痛苦,那活著的意義在哪呢?
不過當然,這個故事並不是想責怪某位母親,也並不想責怪任何一個主人公。
這是一幕徹頭徹尾的悲劇,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對愛的偏執,都在光怪陸離的人世間為了得到和失去苦苦掙扎,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雖然現實不會像故事一樣極端,但我相信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至少有一段時光因為「愛」而陷入灰暗,這「愛」 包括對親人、朋友、愛人和自己的愛,也包括對理想、事業甚至物質的愛。
在那棵樹下,張文華終於醒悟自己親手葬送了他拼盡全力才有用的一切,財富、事業、愛情、友情、尊嚴,那一刻,他唯一能想到的還擁有的東西就是母親的愛。
母愛是什麼?那是一個人唯一從出生時就無償擁有的東西,不會因為貧窮富貴、疾病健康、善惡對錯而增減,只要母親活著,母愛就存在,只要你願意奔赴,母親就會為你張開懷抱。
誠然,母愛有時可能偏執,可能束縛,可能強勢,可能帶有一點自私,但既然人都是不完美的,憑什麼要求母親完美呢?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適應那麼多事,為什麼不能給母親多一點包容呢?
張文華回到母親身邊是與自己一生的和解,他想通了,知道錯的是自己,犯了錯誤總要受到懲罰的,像他這種人如果能得償所願,世界根本沒有美好可言,那不是他認識的世界。
他面對鏡頭講述出這個故事,是和解之後的救贖,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已彌補不了什麼,只想讓自己的故事告訴所有人,不要像他一樣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他以往講述的所有故事也都是如此,只不過這次他成了故事中的人。
如果時光倒流,相信張文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有來生,相信他會以不同的方式去愛他母親、愛夏杉杉、愛所有愛他的人;如果生命輪迴,相信他會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故事雖然是人創作的,但一個好故事從第一次落筆的剎那,故事中的人物便有了靈魂,便開始演繹他們自己的人生,創作者不過是借用自己的筆把他們的故事呈現出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