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和陛下是一夥的。
如同一塊巨石投下山谷, 滾動間順著溝壑碰撞轟鳴,回聲悠長, 經久不息。
朝臣們漲紅了臉, 憤怒撕扯著理智,叫他們反對的罵聲語無倫次, 偏偏心裡一陣陣空蕩蕩的慌張。
在怕什麼?他們也不知道。
「吵吵鬧鬧成何體統?都給朕閉嘴!」沈昱本來就因為羅正業的事情心情糟糕得很, 他們還嘰嘰喳喳個不停。
這讓他甚至遷怒地瞪了一眼沈明恆。
——不孝子,這些話不知道私底下說嗎?明面上就該堅決地反對,這樣才不算浪費他一番心意。
事已至此, 也沒有辦法, 左右也不怕就是了。
沈昱擺爛:「太子覺得呢?」
沈明恆從他的「小龍椅」上起身, 步下高台,走到祝雲奚身前。
他笑了笑,溫和道:「有罪者才需要跪,你上報有功, 請起。」
祝雲奚膽子也大,沈明恆這麼說了, 她也就乾脆地站了起來。
她年紀小,仰著頭看著沈明恆,眼裡是星星點點的好奇和崇拜。
沈明恆大概是天底下所有年輕一輩的敬仰對象,從平定亂世開創夏朝,到治理國家時種種為國為民的舉措,每一項舉止都令他們目眩迷離。
最關鍵的是沈明恆年紀也不大,剛傳出名聲的時候還是個總角小兒,那時他已經可以幫沈昱管理一個軍隊的後勤,可以說沈昱手底下的人全都是沈明恆賺錢養著的。
後來再大一點就上了前線,慢慢又傳出了智謀無雙、百戰不殆的名氣。
所謂天縱之才也不過如此了,所以反對沈昱的人都在暗地裡說,如果不是因為有沈明恆這個兒子,最後的勝者是誰也未可知。
沈明恆微微一笑:「陛下會正式下旨,今年起,女子亦可參加科舉,若有功名便可入朝為官。而你,祝雲奚,孤特許你直接參與開春後的春闈。」
一個讀書人從啟蒙到入朝為官,要走多長的路呢?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春闈三年一度,多少人也曾是少年天才,卻硬生生蹉跎到白頭?
祝雲奚沒有功名,即便放開科舉限制,她從童生考起,最快也得要六年。
祝雲奚既不是蠢人,自然知道哪種方案對她更好。
她想要堂堂正正站在這高堂之上,旁人問起時,不說她是取巧擊登聞鼓被陛下高看一眼的女郎,而是當朝第一女狀元。
而且,她自問才華不遜色任何人,若能在科舉上勝過那些自視清高教訓她女子讀四書五經無用的男子,來日朝堂相遇,他們的表情一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