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我們華國例外,從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變,我們幾乎沒付出任何代價。自祁昭帝駱修遠禪位於祁榮帝,直到末代祁恆帝自願退位,這個過程順理成章到有些神奇。」
老師挺直脊背,與有榮焉地說:「這個進度比其他國家早了將近三百年。政治上的三百年是一種什麼概念?某國的歷史都才只有兩百年!」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昭帝當初的舉措正確無比,可以說是預料到了歷史的軌跡,影響深遠。可在過去那個時代,這幾乎是要和全世界固有的觀念相對抗了,哪怕是祁朝有名的朝臣團,最初也不能理解昭帝的行為。」
上課總是讓人昏昏欲睡,學生們沒精打采地翻著書,對照著講台上的投影記筆記。
一學生聽到這句話忽然抬頭,似悲似嘆地說了一句:「如果沈明歡在的話,他一定能理解昭帝的。」
你要說到這個,那大家可不困了。
學生們放下筆,興奮地舉手提議,「老師,你給我們講講明皇的事跡吧。」
老師正好是沈明歡的粉絲,他猶豫地看了看時間,才上了半節課,可是……
「好,反正也快下課了,我就給你們講講。」
「祁朝的歷史得分成兩段去看,前半段不重要,後半段被稱為盛祁,以明皇逼宮政變為標誌。不過雖然我們稱呼他為明皇,但沈明歡實際上並未做過一天皇帝。」
「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沈明歡是個不容置疑的天才,後續盛祁所有於國有利的政策,幾乎全都有沈明歡的影子。」
「他一個人,用不到一年的時間,為後世鋪平了三百年的路。一直到現在,我們還在從他留下的隻言片語之中汲取智慧。」
老師嘆了口氣,每每念起那人的名字,他都會覺得上天太殘忍了。
不只是對那人殘忍,也對天下人殘忍。
沈明歡若是多活幾年,這世間該是多繁華的景象?
「老師,我看陳信著的《大祁記事》,他說他們曾經想擁立沈明歡做皇帝,連當時已經繼承皇位的駱修遠都是贊同的。」學生有些不解:「皇位不是很好嗎?為什麼當時所有人都想著把這個位子給沈明歡呢?」
老師正色:「你要知道有些人,他生而為王。」
這句話出自如今一位史學大家,聽來很是有些荒唐,但沒有一個人能反對。
沈明歡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你看到他,就忍不住追隨他,你認識他,就不可能不信服他。
「沒有人比他,更熱忱地愛著這個世界了。
「沈明歡能得眾人拜服,不僅是因為他舉世無雙的才能,更是因為他真正做到了以天下為己任。」
老師回想起他曾經讀過的關於沈明歡的記載,眼眶有些發熱,忙微側過頭:「如果有一個像神仙一樣完美的人,會因為你的悲喜而牽腸掛肚,會珍視你勝過你對你自己,為你徹夜難眠、為你嘔心瀝血、為你不惜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