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機械廠子弟小學最隆重的慶典莫過於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不僅有機械廠領導會出席的頒獎典禮,還會有學生的表演慶祝活動。上午是頒獎典禮,在學校操場舉行,晚上的表演活動在機械廠的多媒體功能廳舉行。
「多媒體功能廳」是現在的名字,二十年前,它是機械廠的職工電影院,平日裡給職工放映電影,大型節慶時便收起大熒幕,變成一個可供演出的大舞台。梁昳小時候觀看所有電影都是在這個廳里,所有她參加的學校表演也都是在這個舞台完成的,最重要的是,這個舞台是她走上竹笛專業道路的起點。
小學一年級的小豆丁梁昳在那一年的六一兒童節目睹了三位五年級的姐姐在舞台上演奏樂器的節目。姐姐們演奏了一支編排的混合曲目,用竹笛、葫蘆絲和塤完成。直至今日,梁昳仍然記得姐姐們在舞台上大放異彩的樣子,三種民族樂器,奏出令人驚艷的樂章。
這一幕深深地刻在小梁昳的腦海中,直到學期結束,她向馮美茹提出了學樂器的想法。馮女士自然全力支持,從鋼琴、小提琴、手風琴到古箏、琵琶問了個遍,小梁昳通通搖頭。
馮美茹徹底沒了頭緒,直接問她到底想學什麼。
「竹笛。」小梁昳仰著頭,眼睛亮晶晶的。
梁昳說不清自己當初為什麼會從舞台上一眼相中那把看起來長長的竹笛,既然選了,她就此上了心。
樂器的學習之路並不是一條平坦寬闊的康莊大道,起初的新鮮勁兒過了之後,餘下的全是學習和練習。她不想辜負自己的選擇,也不想辜負風裡來雨里去的學習,直到吹奏一首完整曲目帶來的愉悅與成就感完完全全抵消掉那些練習指法和氣息的日復一日,她終於真正體會到了竹笛之美。
在梁昳的家庭中沒有一位從事文藝工作的家人,她沒有可遺傳的藝術細胞,也沒有開金手指,憑的只有最初的「上心」。連馮美茹都佩服不已,逢人便夸:「我們麗麗硬是靠自己拼出了一條路。」
在海城機械廠,梁昳至今是榜樣一樣的存在,人們仍然喜歡用她來教育和激勵自己的子女或者孫輩——「你學學梁家麗麗,學樂器多難呀,家裡又沒人會,人家全靠自己勤學苦練,不僅考上了音樂學院,還進了民樂團。你要有人家一半用心,我就燒高香了。」
大家都知道,但凡梁昳上了心,不論是多難多苦的事,她都能做到。
既然苦事難事都能做到,遑論別的。反正梁昳上了心,便會付諸行動。
隔一天,樂團的排練早早結束,梁昳給周景元發消息,問他是不是回崇新了,得到肯定答覆後,順便問他要了崇新的住址。
「你要來?」周景元發了地址後,問她。
梁昳坐地鐵去客運站,坐上大巴才回他:「大小是個病號,來看看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