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老掌柜將藥水一飲而盡,這才開口:「成藥一般分:膏、丹、丸、散、膠、酒、露、茶、錠。你這藥……」
經驗豐富的老掌柜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形容,藥材的確是板藍根,可這不知道歸為哪一類。
江枝趕緊道:「沖劑,沖泡後的湯劑!」
她知道,在古法製藥里是沒有「沖劑」這個詞的,就是現代也改為「顆粒」。
現代的片劑、濃縮丸,合劑、糖漿劑、沖劑、酊劑、橡膠硬膏都是在傳統製藥上的改變創新。
老掌柜想說的大概是「散」。
可古法里的「散」是一種或者數種藥物細粉均勻混合而成的乾燥粉末,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不是熬煮後的濃縮顆粒。
「沖劑?」
老掌柜想想剛才那一碗藥水……的確是沖兌出來的藥湯。
「你這板藍根沖劑的確不錯,藥香濃厚,藥味純正,裡面的紅糖也能中和一部分苦味,可這效果比不上熬煮過的湯劑。」
霍老掌柜一針見血的挑出成藥短板。
江枝點頭:「的確是這樣的,一方一人,郎中開藥也隨時需要調整藥方。
而我這藥單用,想治病的效果肯定會差一些。
但方便攜帶一條,就可以彌補效果減弱的缺點,小病時就能自行處理,不用把身體熬到病重。」
古人煎藥治病是很有講究的,一方面是藥材的要求,三碗水煎一碗藥,藥也分先下後下。
另一方面也是調整情緒,能自己親自煎,就最好親自動手,不假手於人。
比如說治療「失眠」藥,臨睡前服藥。
煎藥之時所需要的耐心,可以讓人情緒穩定,心態平和,再把藥喝下去,也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換成一包粉,一衝一兌再咕咚兩口,方便是方便了,卻少了靈魂。
不過,也正因為中藥的複雜性,也限制了中醫發展。
聽到江枝的解釋,霍老掌柜認同的點點頭:「這對行者來說,攜帶方便,不失救急之法!」
雖然認同了「板藍根沖劑」,但老掌柜並沒有點頭,而是跟江枝聊起家常來。
先是問江枝住在何處,家有幾口人,家中是什麼情況。
這是對合作夥伴的摸底。
徐家村就在旁邊,自己現在還是村長,去年給醫棚送藥人盡皆知,不怕來調查,只怕不調查。
江枝一一回答,只是在問這製藥的法子從何而來時,江枝笑笑:「這是我偶爾得來的秘方,章縣令也嘗過藥。」
霍老掌柜神情凝重起來:「章縣令也知道?」
「是!」
她把藥混淆了一下,一個藥片,一個沖劑,不擔心霍老掌柜去縣衙調查。
霍老掌柜說到這就不再追問藥方來源,而是說起藥:「你這板藍根是取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