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家人磕磕碰碰就在石猴子的帶領下幹活。
全村一百多人分散在各個地塊,比的就是速度。
正如二瑞說的那樣,一個時辰過去,二十多畝地的嫩苞米就放到幾個商家面前了。
幸好現在有驛站,商家帶來的騾車都停放在這裡,每家都帶了七八輛車全部裝滿,除去嫩苞米,還有蚊香盤。
最後一結算,去年江枝除去成本,才得幾兩銀子的收穫,今年就是純賺,光是青糧就賣出八十九兩銀子。
除去實在拿不出手的光棒子,無論是「缺牙巴」還是「稀毛癩」全部賣出去了。
鮮活帶殼的青糧壓稱,每一棒都要十幾文。
送走商家,徐家村立即就開始分錢,都不用等算帳,因為這帳早就算好了。
你家幾十斤,他家幾百斤,各是各的價。
算帳分錢的是一群孩子,村民們已經習以為常。
之前還讓幾個來買東西的商家很是驚訝。
徐家村賣青糧真是怪事連連。
在驛站,一個女村長先搬出一個縣令手書的牌匾,讓幾個商家毫無顧忌的買嫩苞米。
接著就是全村老小出動掰苞米,沒有誰打著罵著攆著,一個個都是跑著幹活,比自家的還勤快賣力。
最讓商家奇怪的還在後面,拿著石板在各處記錄的全部都是孩子,基本上都是十歲上下的男孩女孩。
徐家村集體做事都有記錄,每個人要打卡。
那就是自己每次做過活,就要在記錄冊子的名字後面按指印。
一個指印就是十文到五十文不等的錢。
按指印時,每個人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看完自己的還要看別人的,生怕別人多按了、自己少按了。
一年下來再笨的都把村里人名認得七七八八。
村里人也習慣了記帳。
田小泉、田小溪和石猴子、徐黑子、林小虎他們跟著夏秀才學的就是算帳。
這也是江枝要求的,要村里孩子們每天識字的同時,還要學會記數。
科舉當官太遙遠,雞零狗碎、柴米油鹽才在眼前。
只要能算帳就不會吃虧,以後做啥腦子都會多想一想。
於是,一個村里突然冒出來五六個帳房。
掰苞米時,幾個孩子就拿著石板在各處田邊地角記帳。
這些帳簡單好記,只寫各家戶名和苞米的等級斤兩。
最後再過來歸攏總帳,這樣一來哪怕出錯金額也不大,而且還能找到誰出錯了。
此時,孩子們就把還沒有捂熱乎的錢分發下來。
見到錢,跟著江村長一起種青糧的村民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