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說過每個集屠夫來買一頭豬,第一批豬早就賣完,現在已經是第二批豬崽入欄。
說石家養出經驗有點誇讚他們的意思,是養成各種習慣。
石家四個婦人不是每天下地拔草,就是撿柴煮豬食,天熱起來每天保證豬圈乾淨,豬槽里有清水,每天還要熏蚊子。
石老大石老二不打磚頭了,下地幹活回來就數錢。
石猴子說自己以後要上縣學,要用很多錢,讓家裡把錢存好。
知道石家在好好養豬,江枝對石猴子誇讚一番,又把自己從錦城府買的一沓紙和幾枝毛筆送給他:「平時也要用毛筆練字,這些筆用完我再給你買。」
石猴子的學習不錯,在村里上學不花束脩,也有不花錢的石板,但真正練字還是需要自己備用筆墨紙硯。
田小泉有田貴準備,小滿這個准姐夫也經常從縣城裡買。
石家父母靠不住,江枝就幫石猴子買些紙筆。
丟開村里事,江枝帶著那些剩油回到老雲崖,開始了忙碌的肥皂生產中。
什麼事都是紙上談兵好說,實際上做卻是另外一回事。
好在江枝本來會製藥,不算跨行,於是跟春鳳大柱在山上做肥皂。
普通肥皂的做法簡單,只需要把動物或者植物油液化,然後倒入燒鹼配製的鹼水攪拌到皂化,放置一段時間就可以使用,這也就是冷皂。
江枝要用油腳泥做肥皂就相對麻煩得多。
先是把適量清水燒熱,然後再倒入廢棄的油泥和松香不停攪拌,等松香和油泥完全溶化後,再加入配好的鹼水進行皂化。
因為是廢棄的油泥,裡面自然有不少雜質,顏色也是烏黑,如果說能洗衣服肯定無人敢用。
所以要想出成品,就還需要有水洗和鹽析過程。
水洗就是在已經皂化的皂膠里進行加清水,動作緩慢而均勻,直到皂膠不粘勺,顏色從深褐變成淡褐色,出現一些懸浮小顆粒雜質。
鹽析就是在這基礎上,添加勺少量鹽,進一步脫離雜質和改變色澤,整個過程都需要皂膠保持煮沸狀態。
等皂膠里物料分層明顯,再撤下大火,保持大約80°左右的溫度靜置36小時。
最後撇去浮沫,取中間部分皂膠晾乾切塊就是肥皂,最下面的污水丟棄。
說起來很容易,江枝和春鳳、大柱三人還是用了半個月才反覆實驗成功。
第一次成功的肥皂顏色淺褐,裡面還有大大小小的黑色殘渣。
春鳳之前用報廢的殘次品洗過衣服,知道比皂角方便好用,這次看見切成塊的肥皂還是稀奇得很。
對這個效果江枝很滿意,以後再做肥皂,自己還可以從皂液里提取甘油用在化妝品上。
至於甘油的其他用途還沒有想法。
江枝不是西藥製作,只知道硝酸甘油片的作用,但不懂化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