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隨便便一次住院,即便各種項目一省再省,自費項目少說就得一、兩萬,一般家庭根本承受不起。
一個無法徹底治癒的疾病,只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復發後變得愈加嚴重。
為了防止復發,神經外科醫生的操作也是難上加難,切的太多可能會損傷腦組織,可能會導致患者出院後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像是普通的失明、失語到全身癱瘓大小便失禁…
切的太少,復發機率大,對於患者也是苦難。
白石就見過一個患者,從最早發作時的右側視力減弱到最後的癱瘓在床只靠著儀器維持,中間也不過就是兩三年的光景。
許多患者選擇放棄治療,也只是為了能在死亡之前給自已留下「最後的體面」。
mrl 片子裡,曾經被切除掉的腫瘤捲土重來,這次發病的位置比上次更加兇險,整個海馬區幾乎都被薄薄的一層膠質瘤覆蓋,看情況患者應該已經出現了外在症狀。
「他一直都在市里做複查,半個月一次,一直以來也沒見有新的瘤子出現。過年的那幾天說是去市里不方便就耽誤了一個月沒去複查,前幾天突然開始情緒失控還給自已斷了藥…」
「也虧是他老婆發現及時,強拉著去醫院做了檢查。我看目前病情雖然有發展,但暫時還達不到手術指標。」
白石查看著片子,不停的把一些細節的位置放大仔細端詳,終於給了自已的判斷,「按這個發展的速度,不出一個月可能就需要安排手術了。」
「你老師那邊有沒有…」周文用硬著頭皮問他,「能幫我聯繫聯繫麼?」
「聯繫不是什麼問題。」白石把片子轉發到自已的電腦里,「如果是做手術,他也不可能有更好的方案,他年紀大了,真做這種精準的顯微手術技術說不定還比不上咱們主任。」
「如果考慮藥物治療,這種孤兒病的藥物研發費用你也是知道的,沒個千八百萬根本下不來。」
的確,對於罕見病的治療藥物需要單人單藥,而一個藥物的研發,按最少的來說也需要上千萬的科研經費,以及頂尖的科研團隊。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堆疊出來的東西。
更不用說研發周期這些東西。
大的醫藥公司對於特殊疾病藥物的研發看不上,因為費用高昂、患者稀少。
所以大多這類疾病會被稱之為孤兒病。
周文用唉聲嘆氣,「我當然知道,只是人總歸是有僥倖心理,萬一呢…」
白石跟著他嘆了口氣,在電腦上繼續看著片子。
「我去老師那裡問問…看回話,如果可以,儘快安排住院觀察吧。」
第217章 如火如荼
白石的老師岳嵩林已經快八十歲了。
老爺子從醫五、六十年,收過的學生卻並不多,加在一起也不過是十幾個人。
十年前退休後,又被北山醫院返聘回去幹了幾年,最後實在不堪醫院裡的派系鬥爭,以身體不適為由辭職出國養老。
自從放下手術刀不再熬夜加班做手術,每天除了陪著老伴兒喝喝下午茶侍弄侍弄院子裡的白菜莧菜茼蒿菜,日子過得不知道有多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