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子裡大部分人對這隻小貓都很寵愛,哪怕偶爾安安爬上了戲台子,他們也不會進行任何的斥責。
在除了正式演出外的其他時間裡,甚至還會讓這隻小貓上去喵幾聲。
不愧是在戲班子裡長大的小貓,喵的架勢看起來有模有樣,偶爾甚至還能從他臉上看出幾分嬌羞來。
夾著嗓子在那裡喵喵叫,不是一般的好聽。
在這一檔節目播出之後,從收視率以及網上的反響能夠看出,導演之前的判斷沒錯。
畢竟是國家電視台出品的節目,雖然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稍微有些枯燥,但是依舊吸引了不少的觀眾願意看下去。
隨著收視率越來越高,不同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第一期節目裡面導演就刻意將幾個平常人沒辦法欣賞的戲腔保留了下來,甚至還有不少人都在那裡,因為這一點抨擊節目組。
【在看到宣傳的時候,我是非常願意支持一下弘揚我們傳統戲曲文化的,但是在看完了這一檔節目後,我才發現有些東西失傳也不是沒有道理,實在是欣賞不來。】
【我也覺得那些朗朗上口的調子聽起來還行,可其他的那簡直就是災難,尤其是半個小時左右的那一曲。真的能把隔壁的小孩兒給嚇哭。】
【嗓音聽起來實在是太尖利了,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說這就是唱戲的話,我絕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這明明更像是在鬼叫!】
【不懂,這些東西傳承下去有什麼意義呢?又不好聽。】
當時在剪輯的時候就有工作人員建議這一段不保留,又或者是以彩蛋的方式在網上發布,對這個東西感興趣的人當然會去看。
但是導演一直在堅持他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將這一段給留了下來。
網上嫌棄的聲音越來越多,和他們這一檔節目拍攝的初衷可謂是截然相反。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這個項目極有可能會被叫停。
就在這時,一個圈內專門研究戲曲的大佬就這次的事情,專門剪輯出來了一個視頻,講解了一下第一期節目裡出現的那種戲腔。
依照現在絕大部分人的審美水平,聽起來的效果確實不太好。
把那一段戲曲放到十個人的面前,恐怕有九個人都會嫌棄難聽。
但是這一段戲曲卻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過去了這麼多年後,戲腔傳承了下來。
或許在許多年前,也有人坐在後花園裡,聽著台上的戲子咿咿呀呀,跟他們聽著同一個調子。
他們可以覺得這個戲曲的聲音難聽,也可以覺得戲曲表達方式不被現在的年輕人所接受。
但是這並不是應該放任他們就這樣消失在時間長河中的理由。
像是這些東西,就是應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的。
除了戲曲本身,還有更多的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