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執端乖巧地聽著爹娘的訓誡,一臉的若有所思,也不知他那小小的腦袋能想出什麼道理來。
不過也不急,潛移默化,這些為官為人的道理日後慢慢教就是,這孩子跟在他們身邊,總不至於長歪了去。
崔維楨收回在兒子身上的視線,與妻子一同聊天,聊的還是老話題——佃戶。
古代的農民生存不易,特別是前朝厲帝時期,徭役賦稅非常重,普通老百姓不僅要面對各種自然災難對地里糧食的侵害,還要負擔各種嚴苛的賦稅、徭役和攤派,如田稅、人頭稅、一個月甚至半年的徭役,還有衙門以各種理由徵收的攤派……
這麼一層層剝削下來,普通老百姓壓根兒無法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農民選擇把田地半賣半送給地主豪強或者世家,以上繳一半收入的形式成為對方的佃農,從而得到庇護,不再承受來自官府的各種賦稅、徭役和攤派。
前朝朝廷腐敗不堪,又失了民心,被大周的開國皇帝推翻統治,改天換日,但世家在這期間壯大的實力卻輕易動不得,自此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每一位皇帝都想方設法地削弱世家實力。
屬於世家的土地,沒有正當的理由是動彈不得的,所以崔維楨主張的「攤丁入畝」政策成了朝廷的及時雨,把收稅的標準從人頭換作田畝,世家廣袤的土地就成了朝廷的稅收來源。
其次,對佃戶清算。在律法上,佃戶也是需要繳納田稅和服徭役的,但他們因受世家的庇護免去了這兩項,極大了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因為佃戶大部分是黑戶,人又被世家藏起來,一來朝廷無法對其徵收,二來又怕強硬的手段引來佃戶譁變,這一塊便成了朝廷的心病。
此前崔維楨在戶部核算全國土地和人丁,大部分佃戶是無法計入的。
對此,崔維楨在宣武帝的支持下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說前邊已經說過,部分已經歸順朝廷的世家已經主動向朝廷繳納賦稅,轄下的佃戶名單主動上交,如此一來,佃戶不僅需要給世家交稅,又要給朝廷交稅和服徭役,生活就愈發困難了。
葉蓁蓁聽到這兒,不由蹙眉,崔執端已經先她一步說了出來:「爹爹,佃戶好辛苦啊。」
「是啊,世家和朝廷的兩座大山壓下來,佃戶難道不會譁變」萬一有人心懷不軌,煽動民變,事情就鬧大了。
「別急,聽我說完。」
崔維楨看了母子倆一眼,都是急性子,看來還有的磨,當然,心裡的嘀咕並不妨礙他嘴上的解說,他繼續說道:「既然做到這一步,朝廷肯定是有應對之策的,這些佃戶大部分人都是災年時背井離鄉,受庇於世家豪強,導致不少耕地荒廢。因此朝廷早就下了政令,只要佃戶返鄉,不但不咎罪責,開荒種田都不徵收銀錢。朝廷庫銀充足,百姓安居樂業,賦稅和徭役根本就不重,尋常百姓安安分分種地,日子過得比佃戶好多了。那些佃戶不知世道已變,不思變通,才會繼續縮居在世家的羽翼之下,成為流民。」
任何一個百姓,都不願自己成為流民的,沒名沒姓地過一輩子,自己閉著眼睛就過去了,那子孫後代呢難道也要世世代代當沒名沒根的流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