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頂著李敘一臉莫測而費解的——很難形容的表情,謝琇和高韶歡把韞王李稚可能要造反之事對他和盤托出。
李敘聽了卻顯得並不多麼驚訝。
他嘆口氣說:「本王這位韞王伯父一直都心氣很高,想當初他年輕時也是才華出眾之人,奈何受限於出身,怎麼也越不過如今的皇上……想必他心裡早就生出許多妄念了吧。現下皇上龍體有恙,他怕是快要等不得了……」
他們三人在密室中密談了大半夜,最後謝琇與高韶歡要告辭時,永王李敘親自送到院子門口,還向他們兩人拱手道:「本王身邊雖然聘請了高手護衛,但並無多少得力的武林豪傑在其它方面也鼎力相助……若能得高少俠與謝女俠之援手,本王感激不盡。還盼高少俠與謝女俠善體本王之誠意,余則萬事好說……」
謝琇心想,等的就是你這句「萬事好說」。
他們並不打算深入摻和什麼立儲之爭。但是作為正義的江湖豪傑,韞王叛亂的話還是不能坐視不管的。撇去高韶瑛或許牽涉其中、他們倆總得把高大少撈出來的緣由不提,韞王叛亂也是幫助高韶歡登上人生巔峰的關鍵一役。
高韶歡也同樣需要這一役來建立他註定的功勳,在這種陰謀詭計和嚴酷戰鬥中迅速變得成熟、成長壯大起來,直至他最終成為原作里的那一位能夠擔負起劍南高家、朝廷要務與整個武林的基石。
她不能剝奪他的成長良機,她也不想這樣做。
正好她也想要借著永王李敘與原作中未來的武林盟主高韶歡之力,將高韶瑛從那個黑暗的淵藪之中拉出來。
她希望給他一條退路,給他一個後退,改變,悔棋的機會。
原作里的許多劇情現在好像都有了一點出入。至少她記得在原著里,當韞王李稚的反意暴露出來的時候,現在的皇帝已經立了一位皇太子,並且由於皇帝龍體虛弱,宣布由太子監國。
韞王李稚大概也是眼看自己假如再不造反的話,一旦病重的皇帝駕崩,年輕沉穩而充滿銳氣的太子繼位,他自己就一點機會也不可能有了,所以才倉促舉事。
但在原作之中,畢竟已經經歷過了一段時間的暗中籌備,韞王起事時就聲勢浩大,勾連了好幾個藩鎮,因此朝廷花了一年多才最終平定了韞王之亂。
然而,現在連個皇太子都還沒有,韞王的陰謀就已經敗露了。
永王李敘很顯然希望藉此機會把他這位皇伯父一下子釘死在恥辱柱上,讓其永世不得翻身;所以永王需要確切的證據,能夠拿到朝堂之上,說服皇帝、宗室和眾臣的真憑實據。這樣的話才能一石二鳥,不僅能夠徹底打壓下心懷不軌的韞王,而且能夠穩固永王將來成為太子的聲望與地位。
可是,懷安郡王李秧不過是個太平王爺。他們一脈之所以被皇帝看中,也就是因為懷安郡王胸無大志、才幹平庸、毫無野心,即使他的兒子被皇帝選為繼承人,也不用擔心他的手會伸向朝中,把朝政弄得亂七八糟。
這種形象固然能為他們一家子加分,可是當他的長子真的被召入京中,距離太子之位僅有一步之遙的時候,卻無形中成了一種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