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陣悲涼的歌聲之中,月華郡主乘著的油壁香車轔轔遠去。
便有人群中心思細膩、多愁善感的婦人道:「唉,也不知這位『月華郡主』從前是何來歷……」
也有那消息靈通者,聞言便答道:「聽說是流落在外的貴胄之女哩……都十八九歲了,才被找回,可憐沒享幾天的福,便要去北陵填承王這個坑,換取承王南歸……」
那婦人聽了若有所失,又惆悵道:「竟然年紀這樣大了才被找回?!……也不知郡主從前流落民間,可曾有過心上人……」
便有人接話道:「都這個年紀,定然是有過了……可國家大事為重,郡主應當也不得不慧劍斬情絲……」
一番話倒是說得人人都惆悵不已起來。便有人央那彈琴作歌的老漢:「郡主是為了家國大義而北上,若真的還為此捨棄了自己的情愛與心上人,那該是何等痛心,何等不凡之事!老丈,可有應景之歌?且唱一回,再送她一程……」
那老丈點點頭,低頭細思了一回,竟真的重又彈撥了幾下琴弦,放聲歌道: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
《大虞通史》中記載:「月華郡主,慎宗養女也。上賜名為『李琇暶』,小字折梅,本前朝貴胄之女矣。永徽三十五年初,上降旨御封其為『月華郡主』,命其北去北陵,和親納烏第汗王,以換取承王南歸。三月末,郡主安抵北陵國都天定城。越六月,承王歸朝,面聖拜謝隆恩,涕泣交流,不知所云;其時承王已去國三十六年耳。
「於承王入中京前,永徽三十五年五月,北陵忽起內亂。七月,時有雲川衛小旗張校,乃昔日潛居北陵之密探,單騎疾奔回京,上稟曰『月華郡主自新婚之夜起,即堅拒納烏第汗於帳外,言「待吾伯父平安歸虞,始信大汗結好之誠意」,算得承王一行入關後,方鬆口相迎。納烏第汗大喜,當夜前往郡主帳中,欲與郡主相會。不料郡主早有決斷,暴起行刺納烏第汗,與之同歸於盡。納烏第汗生前未及立儲,現北陵國內陷入內亂,已兩月矣。其身後只遺下一庶子,其子年幼,而諸兄弟年輕力壯,各據一方。納烏第汗之幼子與諸叔伯爭位,動亂之勢已成,各有擁躉,相互攻伐,互有死傷,恐數年內再無力南侵』。
「上大喜,曰『此事雖非朕潛心安排,然月華有勇有謀,實居首功』,嘆惋其紅顏薄命,為昭其英勇節烈,特旨追封為『榮暉公主』,命禮部為其治喪,建衣冠冢於中京城外落雁山上。
「時長宜公主有疾,言行悖亂無章。聞月華郡主之喪訊,驚惶四顧於左右道:『吾昔日曾夢月華薨於永徽三十五年,今驗矣』。左右大驚,上報於今上。上大怒,極言申斥。長宜公主憂懼,上表雲『兒昔年曾得一夢,夢中人云今明二年,月華命中該當有難,兒亦有一難關,就應在此。兒昔日曾與月華有舊交,亦曾提前示警;今兒已無恙矣,不意月華卻應了夢中所言,兒一時震駭,心有所感,故有此言,還望父皇恕罪』。上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