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在理,通過分家來抑制土地兼併是自古大秦便已有的方略,叔孫通實在是算不算原創。
誰知,叔孫通並不買帳:「那又如何,陛下的意思是數令並下,有用的沒有的,統統都要,既然你法家已行此法百年,那看來也是收效甚微。」
李斯可不愛聽「收效甚微」這樣的話,簡直要暴跳起來:「你……」
叔孫通不理會,繼續向著秦始皇道:「雖收效不足,但其中思路仍是有用,臣以為,倘若日後豪強發展至天幕所言的恐怖境地,莫說是倍其賦,即便倍倍倍其賦,他們也敢不交吶!」
叔孫通剛說完,天幕之音繼續響起,所說的也正是這個問題。
【豪強的生成,最苦的當然就是老百姓,以至於農民起義,朝代更替,新的掌權者吸取教訓,安養民生,然後壓不住這個問題,遂再次更替,歷史的循環往復便蘊含其中。
扯遠了,主播是想再講一講,中央朝廷對地方豪強的討厭,那也許還不比老百姓少。
再來數一數地方豪強的幾大罪狀。其一便是組織私兵。
這些兵可不得了,在政權沒出亂子的時候,他們都是豪強用來保護自己田地的,但是一但政局有變化,他們就會成為王朝覆滅的催化劑,成為亂世中的精銳力量。例如東漢末年,曹操麾下的許諸,便是帶領自己的私兵投奔而來的。
試問哪個統治者不懼怕手握軍隊的敵人?自古帝王所得是防備自己家將軍的,更別說這種神秘編外力量了。
其二便是劫囚。
豪強地主一般都有一個龐大的宗族依附於他,那麼當其中的主要成員犯法被逮捕後,宗族裡便會有人用暴擊手段劫囚車劫法場,漢朝部分地區的官員在押解犯人時甚至會對這種情況嚴加提防。
這種行為你可以說是一種家族情義,講義氣,但是放在統治者層面,意味著在地區的法條正在淪為一紙空文,是地方不受約束的一種體現。
其三,是藏人,偷人。
藏什麼人呢?藏逃犯,或是隱瞞人口,以此來偷稅漏說。
總其三條,可見豪強發展起來之後的無法無天,那麼已經無法無天了,下一步自然就是謀反。
老百姓揭竿而起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地方豪強不一樣,他們要做一片田地的最高人,要坐上皇帝的位置,於是紛紛搖身一變,成了亂世割據一方的軍閥。
不知漢朝無為而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地方豪強會演變成這種模樣。這叫任何一個和平帝王聽了都是膽戰心驚的程度。】
秦始皇聽得不由捏緊眉心:「這哪裡是叔孫博士說的敢不交倍稅那麼簡單,朕看他們這是要直接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