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斯心中一緊,看來他們兩人提前背著自己商討過應對措施。
可是奧斯蒙德又不傻,犯錯被踢出劇組只有可能是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亦或者與劇組其它工作人員或者製片廠不和,傳出去難免影響奧斯蒙德的聲譽。
波拉克敢這樣說,一定是已經準備好了足以打動奧斯蒙德,與他交換的「好處」。
然而,波拉克的話還沒說完,奧斯蒙德也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回應,霍夫曼便臨時否決了波拉克的提議:
「不,不是導演。格,奧斯蒙德,你願意擔任《窈窕淑男》的聯合製片人嗎?只是掛名,不需要你出資或者為電影做些什麼,如果《窈窕淑男》能夠獲得提名或者最佳影片,你可以和查理斯共享榮譽。」
在1999年之前,奧斯卡並沒有對獲獎電影的製片人領獎人數做出嚴格的規定,《莎翁情史》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時,五名製片人就一同站起身,共同登上了奧斯卡的領獎台。
一些星二代、富二代想要進軍好萊塢時,也會將自己的名字加在某部電影的製片人名單上為自己增添名氣,即便他們什麼都沒有干。
在好萊塢看到一部寫著十幾個製片人名字的電影,算不上什麼特別稀奇的事。
而且,共享名譽並不意味著共享收入,對查理斯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可以接受,做出讓步。
這樣一來,雖然奧斯蒙德並沒有真正地參與到電影的製作當中,電影卻掛著他的名字,也能說服哥倫比亞,並且糊弄不了解內幕的圈外人可口可樂公司。
而達斯汀·霍夫曼則可以保留原本的劇組班底,並且順利地從哥倫比亞手上拿到投資,不用再計較算計是否要邀請其它製片廠加入,分一杯羹。
表面上,奧斯蒙德也可以什麼都不用做,白撿一份榮譽。
但擔任製片人的方案對奧斯蒙德有好處的前提是,《窈窕淑男》表現優秀,口碑出色。
實際上,他還是得承擔不小的風險。
如果《窈窕淑男》口碑滑坡,他也得跟著遭殃,被媒體、影迷批評,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製片廠對他的信任也會因此瓦解。
奧斯蒙德其實並不怕。
《窈窕淑男》在《藝術修養》中,不僅拿到了第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還口碑票房雙豐收,坐穩了1983年的票房亞軍的寶座。
不過,他還是裝模作樣地擺出了一副擔憂自己名譽掃地的模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風險很大,而且我並不需要《窈窕淑男》為我帶來的任何榮譽。」
他已經擁有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是奧斯卡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導演,完全不需要再追逐一份虛無縹緲的名氣。
什麼都不用乾的製片人聽起來好聽,實際上對奧斯蒙德來說,一點用都沒有,還要額外承擔風險。
看來這點微不足道利益根本無法撼動奧斯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