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文協會大部分任職人員都是歐洲人,你們歐洲人是不是居心不良?是不是嫉妒我們發現了兩顆行星?是不是想使絆子?是不是想掐架?你們真小心眼。
歐洲人一聽也不樂意:被害妄想症是吧?學術研究是非常嚴謹的,本來就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多考慮一下怎麼了?你們才小心眼,無理取鬧!
對於愈演愈烈的爭議,國際天文聯合會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反而在聖誕節前夕,將新「行星」命名為了Eris,即希臘神話中紛爭女神的名字。她的金蘋果導致了著名的特洛伊戰爭。(Eris被漢語定名為鬩神星,「鬩」具有爭吵的意思。)
充滿暗示的命名愈發引起了美國媒體與民眾的不滿。甚至有人自發地走上街頭抗議,鬩神星是美國人因為《冥王星》電影發現的、極具紀念意義的新行星,憑什麼你們這麼草率地給它定了一個名字?我們還想把它叫做「簡」呢。
而且,要不是你們拖拖拉拉,非要針對我們,考慮根本就不需要考慮的事情,誰會想和你們吵架!
誰也沒想到,一顆星星究竟是不是行星,居然成了1982年底最受關注的話題。聖誕節的前夕,美國報紙銷量激增,每天都到報亭、或者訂閱了報紙的朋友家看一看,成為了許多美國人的新習慣。
#鬩神星今天加入行星行列了嗎?#
購買一張《冥王星》的電影片觀看電影,悄無聲息地變成了大眾支持鬩神星上位的手段。
不知道為什麼,觀眾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支持電影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國際天文協會無權剝奪鬩神星註定的行星頭銜,也無權剝奪他們的美國夢。
「鬩神星」、「冥王星」、「奧斯蒙德·格里菲斯」這幾個名詞硬生生在聖誕期間繁多的廣告中殺出一條血路,每天都重複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卻沒有人嫌膩。
「格里菲斯案」同樣愈演愈烈。
眼看著奧斯蒙德·格里菲斯今年的第二部 電影即將上映,望眼欲穿的媒體卻再一次失望而歸,他們沒能在《小鬼當家》的宣發會上發現目前最受關注的導演的身影。
與此同時。
《洛杉磯時報》又添柴加火,刊登了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LAPD的警察出現在了奧斯蒙德位於洛杉磯的住所調查情況。」
年底沖業績的小報立馬陷入了狂歡,根據這條消息腦補杜撰了一條又一條的不實消息:
「洛杉磯警方已介入調查奧斯蒙德·格里菲斯失蹤案」
「格里菲斯動了誰的蛋糕?」
「洛杉磯郊區驚現一具年輕男屍,疑似失蹤多日的格里菲斯」
「LAPD已聯合FBI、CIA立案調查」
「意媒隱情:兇手是義大利黑手黨?」
「天才隕落——冥王星引發的仇恨」
翻看著報紙的瑞凡·菲尼克斯滿頭黑線,激動地差點要原地起跳:
「...這都什麼跟什麼!這些小報真是沒有一點底線,整天就知道胡說八道!」
奧斯蒙德本人在挪威舒舒服服地度著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