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達利被任天堂和消費者強行抬到了不屬於它的高度。
他們做任何事都無法挽回自己的形象與聲望了。
所有的出路都被表現更加出色的任天堂堵死了。
現在的雅達利,就像是一隻擱淺的鯨魚。
掙扎,膨脹、腐爛
任天堂紮根於它的血肉,輕而易舉地生長,舉著一塊鮮明的牌子——拒絕以次充好,為所有的遊戲機和推出的遊戲負責。
*
《紐約時報》的年輕編輯匆忙推開主編的辦公室門,他甚至忘記了提前敲門。慌慌張張的年輕人激動地將文件拍到了主編桌前:「雅達利被華納低價賣給了CBM!CBM凍結了雅達利所有遊戲機平台遊戲的開發!」
CBM是一家與蘋果、Tandy齊名的計算機公司,總體體量比起華納差得不止一點半點。它為什麼要買下持續虧損的雅達利?
主編扶了扶眼鏡。
這只能說明,雅達利放棄了遊戲機市場,試圖轉型向個人計算機,而它與生產開發個人計算機的CBM達成了一致。
「雅達利放棄了與任天堂競爭?現在?任天堂召回了所有紅白機,這明明是雅達利翻盤最好的機會!」
年輕編輯的情緒有些激動,這和一周前他和幾名同事在辦公室的討論完全不一樣。
圈外人似乎永遠無法參透華爾街的風雲變幻。
僅僅兩個月以後,與任天堂紅白機截然不同的北美版主機「灰機」NES正式於北美上市。
NES不需要召回修改,簡單調整電線線路的速度要比山內溥和奧斯蒙德想像中的快上不少,首批上架的1500萬台遊戲機剛剛好趕上了暑假。
NES的正常售價是雅達利主機2600的五分之一,個人計算機的五分之一,僅為80美元。
但大部分美國人一周的花銷也不過十美元,對於失業率剛剛有所改善的美國人來說,80美元的遊戲機仍然昂貴,而且它並不是必需品。
起碼《紐約時報》是這樣認為的,有了召回的前車之鑑和雅達利引發的北美行業海崩,NES在美國的銷量應該比不上FC在日本的銷量。
然而,消費者們的舉動卻與《紐約時報》的預測完全相反,他們反倒像是被紅白機的撤回刺激到了一樣,提前一天就在售賣遊戲機的百貨大樓門前排起了長隊。
1500萬台NES上架3天,立即被掃購一空,貨架上只剩下任天堂的遊戲卡帶,想要買到NES,只能花費近三倍的價格從黃牛手上購買,這還是運氣好的情況,如果當天就想從黃牛手上買到全新的NES,沒有七八百美元休想得償所願。
從前,美國高校的硬通貨是大..□□,NES上市以後,學校里的硬通貨則變成了租借NES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