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開竅了?天吶,你終於要開始競選總統了嗎?我就知道我沒有看錯你,最愛你了!宿主大人!]
聽它喜悅的聲音,似乎恨不得在奧斯蒙德的腦內旋轉三周再做個後空翻最後無水花跳入水中,以此才能疏解自己的興奮和欣喜。
奧斯蒙德全然忽略了系統的聲音,他開始檢查主任務的文字描述,確認自己的判斷是否可靠。
[主線任務:成為總統]
如此簡單,沒有任何限制。
0.1雖然一直嚷嚷著要他成為美國總統,但也只是因為他身在美國,實際上,系統與系統的判定系統並沒有對時間、地點做任何限制。
所以說,成為任意一個共和制國家或者地區的總統都有可能讓他完成任務。
那麼,在電影中、在電視劇中、在一個虛構的故事中成為總統也能通過判定嗎?
規則究竟是什麼?只要他認為自己是總統、人們都對他「總統」的頭銜表示認同就行嗎?
也許行,也許不行,但值得一試。
他早就看白宮和兩院不順眼了,他們一邊請求得到他的投資與支持,一邊暗戳戳地限制安布雷拉的發展。無法直接撕破臉皮,隱晦地嘲諷便是最好的報複方式。拍一部放大美國權力鬥爭骯髒面的電影是不錯的選擇,由他親自客串總統測試任務...
不,他執導影片的話就太過明顯了。
也許他需要一部改編作品,完全忠於原著,將所有突出的、誇張的觀點都推到原著身上...
幾乎不用做任何思考,奧斯蒙德立刻就聯想到了《紙牌屋》。
柴契爾的幕僚長麥可·道布斯於1989年出版的處女座《紙牌屋》。
1990年就被BBC改編成電視劇的《紙牌屋》。
它殘酷壓抑,又誇大了政治競選的黑幕,用來暗諷再合適不過。
也許是時候找來大衛·芬奇拍攝一部美版的《紙牌屋》了。
剛好UBC需要一部題材獨特的肥皂劇從各大電視頻道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率先挑戰在網絡媒體上進行同步放映,趁著時機尚早,切割下最大的一塊蛋糕。
奧斯蒙德勾起唇角:[好吧,讓我們開始工作。]
他需要進行一次大膽的嘗試。
當然,就算失敗也不會有所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