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問衙門收銀子,定然是比一家家散戶收過去省心。
「考生赴試,前後也就兩三月,」小段氏點出來,「不是長久生意。」
林雲嫣頷首:「所以,其他時間做別家生意,衙門也不會制止。
遵往年舊例,春闈考生少則千餘,多則三四千,得中進士的約莫為一成。
老實巷六十三間屋舍,正屋左右廂房布置起來,大抵能住二三百人,照著這個比例來,也能有三三十位高中。
等放榜後,敲鑼打鼓一番,百姓們都知道這巷子風水好、能上榜……」
傳言有多大的力量,小段氏太知道了。
甭管事實怎麼樣,人人都說老實巷旺學業,每年入京念書的學子就願意花錢來租住。
那些一年到頭都留在京里的學生,通常家境富裕、出手闊綽,租金高、且給錢爽利,身邊還跟著小廝、婆子,里里外外收拾得妥當,需要東家去維護的時候反而極少。
「聽著是不錯,」小段氏想了想,又道,「不過,老實巷得一成,其他地方也是一成。你開始敲鑼打鼓了,人家也會跟上。」
「其他地方是衙門徵集,暫時挪出來給考生備考,」林雲嫣道,「老實巷新修繕好,也沒有舊租約,看中了就能下定、給錢了當天就能搬進去。」
新的、方便的、沒有麻煩事兒的,就是行俏!
「您想想,萬一出個狀元……」林雲嫣豎起個大拇指,「您不想租出去,都有人捧著銀子站在巷子口。」
第9章 盡說大實話
小段氏沒有林雲嫣這麼樂觀,卻也被她逗笑了:「小小年紀,想得可真美。」
林雲嫣莞爾。
不是她想得美。
從前,老實巷裡就是出了個狀元郎!
陳桂沒有得到誠意伯府的助力,只厚著臉皮硬與旁人聯了個名,當了個三東家。
靠著自個兒跑前跑後,讓老實巷的租金水漲船高。
這是一樁日增月益的生意,遺憾的是,兩年後,陳桂走夜路跌了一跤,摔到了腦袋,再沒醒過來。
直到幾年後,徐簡打聽旁的事情時才意外得知了些內情。
老實巷修建時,在一宅子底下挖出過兩箱金磚。
另兩位東家私下分了,壓根沒有告訴陳桂。
出事前,陳桂得知此情況,曾追著去討要過金磚。
夜裡烏漆麻黑,又是偏僻巷子,等天亮了被人發現時,陳桂早就沒氣了。
沒個人證,陳桂也沒有還手的痕跡,以至於,即便他們知道兩方有矛盾隱情,都說不準陳桂的死是意外還是被害。
在林雲嫣看來,收租金是有帳的,那兩箱金磚才是神不知鬼不覺。
不落帳、不見光,只要在外頭藏得好,真到了被抄家的那天,也不會被抄走。
「我就是出個點子,」林雲嫣不疾不徐說著,「點子能不能落到生意上,還得是生意人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