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太太,誰也不比誰年輕。
聞太妃這麼一說,皇太后亦是哈哈大笑。
笑過了,聞太妃略一思索,道:「我揣度著,確實是輔國公合適些。
您在這兒想什麼魚目、珠玉的,可要我說呢,真正的珠玉是誠意伯。
伯爺好模樣,好教養,好學識,好品行,挑不出一丁點不好的地方來。
有這麼一位父親,尋常男子豈能入得了郡主的眼?才一登場,就被伯爺比下去了。」
皇太后深以為然。
林璵若不是樣樣好,她又怎麼會讓阿蘊嫁給他?
聞太妃又道:「郡主年輕,有時候還與您鬧鬧小孩兒脾氣,但她心裡明鏡一片,很有想法。
同齡的公子卻未必有這份心性,倒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還沒有定性。
還是年長几歲的,沉穩踏實些,與郡主能說到一塊去。
偏偏公侯伯府這麼多,年長几歲的要麼已經有了婚約,要麼就因著各種各樣的緣由耽擱了……」
隨著聞太妃的話,皇太后在腦海里迅速將京城的公侯伯府過了一遍。
起先聖上與她提雲嫣親事時,她就已經刷選了一次了。
現在再刷一遍,當然也沒有選出多麼合心意的。
左看右看,也就徐簡獨苗苗一位。
聞太妃抿了一口茶,又道:「說到底,數來數去的,千金難買郡主滿意。郡主正才對輔國公有好感,另又給她挑幾個人選出來要她比較比較,這事兒不合適。」
皇太后頗為認同。
什麼狀況下才需要比較呢?
有好感的那人真就爛泥扶不上牆,當長輩的不好說得太直、怕引得姑娘家心裡逆反了,這才會挑出好的來讓她比。
眼下,徐簡是爛泥嗎?肯定不是。
能挑到比徐簡好的嗎?必然也沒有。
那她還在這兒瞎折騰什麼?
「哀家是叫你說服了,」皇太后嘆息一聲,「你這說媒的本事,真行啊!」
聞太妃笑著接了這聲打趣,又道:「真要我說,長輩們心裡有數了,該多安排些機會讓郡主與輔國公互相再了解了解。
可您著急,怕還有不長眼的人謀算郡主,可能拖不了太久。
那我只能再給輔國公說說好話。
老國公爺性子耿,說話也沖,但品行很端正,髮妻去世後說不續娶就不續娶,直到病故也沒有一丁點桃花傳言。
這一點,輔國公隨了他。
這個年紀,心思一動,管不住自己的多得去了。
他沒有長輩管著,府里養、外頭養,只要別鬧到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人命事,真叫御史罵腦袋了,也就是罰俸、禁足。
可這兩年,愣是沒有這種傳言吧?」
一聽到「管不住自己」,皇太后就忍不住要抬手按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