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去嗎?」小於公公低聲與曹公公建議,「聖上跟前還要做事。」
曹公公知他好意,卻沒動步子。
他剛才也看出來了,殿下雖然答應開庫房,可心裡多少還有脾氣。
他人在這兒,代表聖上,多少算個顏面,底下人做事能麻溜些,他若不在,庫房半天沒找到東西,殿下聽著煩了又改主意,小於公公再去御書房裡把他搬來……
他倒是不怕來回跑腿,他怕聖上聽著上火!
同時,曹公公也是一肚子嘀咕。
明明此事對殿下有利,為何殿下先前還推諉?
剛才他是掰碎了講,但他也認為,殿下自己不至於一點都想不到,這點兒彎彎繞繞若都無法領會,三孤這些年的心血都白費了。
殿下應該就是鬧脾氣,他和輔國公之間有嫌隙。
嫌隙因何而來?
思及此處,曹公公的心裡沉沉往下落。
去年御書房裡,輔國公說什麼來著?
「正是因為殿下心思細密,臣才不願意在殿下跟前行走,那樣就會無時無刻提醒殿下、臣的腿是怎麼傷的。殿下若是個沒心沒肺的,反倒輕鬆。」
這話看來是沒錯了。
心思細密,以至於輕鬆不了。
曹公公的神色嚴肅了幾分。
還是得治傷,治好了,這心結才能解開。
要不然以後怎麼辦!
如此想著,曹公公倒是越發同情起徐簡來了。
太子在裕門關下胡鬧,賠上的是徐簡的腿和抱負,武將之路絕了,以後想走文臣治世,就必須把腿治好,以免惹不必要的麻煩。
這真是……
郭公公見曹公公沒有離開的意思,便讓人搬了兩把椅子來,請他和小於公公坐下。
小曾子翻看著冊子,忙出了一頭汗。
庫房對帳原本自有一套方法,從大到小、循序漸進,現在不適用了,他們得先把虎骨找出來,給這兩位大內侍交代。
偏虎骨這東西,就這麼根細棍子似的,藏在哪兒都不奇怪,好幾人一個架子一個架子翻過去,最後在一個白瓷畫缸里摸出來了。
小曾子轉頭,剛好對上郭公公的臉。
郭公公面色不虞,接過虎骨、拿帕子仔細擦了擦,又小聲催著小曾子尋個差不多的盒子來裝了,這才送出去。
他知道,彼時接手匆忙,他們最重要的是看顧太子,對其他事情就沒有抓緊辦。
庫房之前簡單清點過一回,他沒有親自盯著,沒想到最後會這樣。
小曾子是辦事不夠上心,上一任東宮管庫房的是壓根沒好好做事。
若是讓曹公公知道虎骨在畫缸里,他都得跟著倒霉。
郭公公先拿著虎骨去交差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