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林雲嫣自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她斟酌著與李邵道:「不是我不想幫殿下出力,而是我實在怕您一不小心又著了別人的道。
若是些許小事,弄壞了就弄壞了,回頭聖上與皇太后問起來,我替你攬了大半過去、也不過是挨幾句訓而已。
可若是大事情呢?國公爺不在京城,沒人替殿下與我收拾殘局。
您真有個什麼狀況,我扛不起啊。
我知情不報、讓您以身犯險,危害皇子的罪名落下來,皇太后傷心,我娘家怕是也護不下我。
我莫名受您連累,這真是……」
李邵:……
危言聳聽。
還什麼事都沒有呢,叫寧安一說,仿佛天塌了一樣。
李邵在心裡又念了一遍「婦人之見」,轉念想想,亦覺得不能都怪寧安。
他認識寧安都多少年了,撇開近兩年往前頭看,誰提起寧安不都誇她懂事、乖順,循規蹈矩,受寵又不嬌縱?
也就是在與徐簡定親之後,才有了那一次次的告狀。
說到底,就是徐簡在背後教唆。
現在徐簡不在,寧安一下子就露怯了。
這麼一想,李邵不由得意起來。
小丫頭片子就是小丫頭片子,失了主心骨,毫無用處。
這樣也好,回頭抓到了李渡,功勞就全是他的了,與寧安沒有任何關係。
李邵沉思一番,與林雲嫣大致說了蘇昌的事,又道:「你看,我若不尋他,那才失去了良機。」
林雲嫣佯裝不安:「真不是圈套?」
「潛府不遠,京城之中,參辰也在邊上,能讓那蘇昌威脅到我?」李渡道,「他們就算設下圈套,也會是在今日之後,我們先聽聽蘇昌說些什麼,再做打算。即便是陷阱,我們打起十二分精神,還怕不能將計就計?」
林雲嫣又猶豫了會兒,最後還是應下了:「那就試一試吧,先說好,若是狀況不對,我定會進宮稟報聖上與皇太后,到時候殿下可別怪我打退堂鼓。」
李邵滿嘴應下來。
先穩住寧安,讓參辰把那蘇昌找出來。
後頭的事,後頭再說!
他也就是問輔國公府借一借參辰,寧安這種不頂用的,別給他拖後腿就行了。
林雲嫣哪裡猜不到李邵的心思?
她也不說破,先叫了參辰過來,裝模作樣與人吩咐一番。
「漢名就叫蘇昌,原是使節團的一員,如今國公爺不在京城,鴻臚寺那兒大抵是不好伸手去調文書,你看看能不能去順天府打聽打聽,古月人若在京城做生意,都會在府衙那裡報備。
若是尋不到,只好再去幾家大商行,問問哪家有熟悉的古月商人,藉由他們再順著去打聽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