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酒樓對面做生意,還能有這般多客人捧場,就算無人推薦只是恰巧遇到,也是想要嘗試一番的。
幾人坐在兩張長桌拼接成的一整塊方桌旁,孟冠白叫了擺攤的老叟過來,點了東西,他們便在此靜候。
這裡可不止他們一桌讀書人,看穿著打扮,他們旁邊的那桌該也是來參加鄉試的,兩邊離得很近,能聽見那桌三位讀書人之間的談話。
「聽說本次的主考官們今日就要到了,就是不知是哪部的官員?」是一位看著三十來歲的文人。
居然是在談論此次鄉試的考官,謝景行等人昨日才到,未來得及得知消息,不過得知考官比他們還晚到一日,倒也不覺太過驚訝。
鄉試主考官都是從京中選派的京官,選出來後還要千里迢迢趕過來,而且為了避免與學子之間私下聯絡,定然是一到明州府就舉行上馬宴,之後就得立即進入貢院,在鄉試結束之前不得外出。
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考生賄賂考官的機會,再就是為了考官們考慮,晚點進去貢院,在裡面待的時間也能短些,長久封閉在一處地方,就算貢院不小,待著也不舒坦。
旁桌之人忽然放低了聲音,「你們可知本次的主考官是誰?」
孟冠白剛剛叫好東西,轉過頭想要說話,恰巧聽到此句,立馬閉嘴不言。
都是將要參加本次鄉試的學子,自然好奇主考官,也就是他們未來的座師是哪一位。
坐在謝景行身後的中年學子道:「我怎能知道?若是如前朝一般,鄉試主考官是由布政司和按察使司以及巡撫御史在本省學府中挑選教官,還能猜猜。」
這個謝景行也知道,前朝時,鄉試主考官是在本省挑選出的,一開始是選擇三十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精通理學之道且操德品行俱佳之人,並不要求必須是,只要是明達懂經又公正之人都可,後來則演變成了只選擇合適的學府教官。
不過就算不改,一省之中能滿足要求的,也數不出幾個人來,自然好猜。
那邊話聲還在繼續,「可現在主考官是從京城而來的,我在京城又無人脈,哪裡能知道這般緊要的消息?」
由京城選用京官擔任鄉試主考官是大炎朝建朝後才改變的,因為前朝時選用教官或儒士為主考官,其無論有無官職,見了巡撫御史和進士出身的知縣等外簾官都矮了一頭。
改卷時,內外簾官本應不得私自交流。
科舉取士只看文章,在本省選出的教官和儒士雖然精通理學,能通過文章判定一個學子的才學和品行,可作為主考官卻根本攔不住外簾官越權查看試卷,只要有考生賄賂了外簾官,想要私自更換排名也是可的,科舉愈發不公,選出的不少人都是一些無才無德之人,失了舉辦科舉的初衷。
在前朝時就有人反對此種制度,大炎朝建朝後,開國皇帝聽取並採納了官員中通過科舉,憑真才實學考上進士的學士的意見,主考官才改為由京中選拔六部和翰林官員,只要是有才有行之人都可上書奏請擔任主考官,並不以官職高低為先。
這些全是祝世維這位至今不知身在何處的老師同謝景行講過的,他的回憶才到此處,身後便響起了更為壓低的聲音,「本次下來的主考官一位是從五品的工部都水司員外郎舒方海,另一位則是翰林院的正六品侍講包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