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垂眼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人,突然忍不住笑了。
——阿嫦可真是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這一幕與當年何其相似?
當年的勸進。
當她的存在本身已經成為某些人的利益的時候,就不需要她去做什麼了,那些人會自發地、主動地,為她掃清一切障礙:一如當年送到他面前的玉璽,一如現在跪在這裡的女官。
周行訓莫名地心情好起來。
看著身前的人,他倒是難得地解釋了一句,「那些流言朕知道,不過那和中宮無子沒有關係,是因為世家女沒有子嗣。」
這些世家的女兒是他進入長安之後才入宮的,無關喜不喜歡,這本身只是一種政治信號罷了,表明了周行訓確實沒有對世家動手的意思,也表明了世家認可了這位新主。周行訓原本無所謂這些,他只是從中選出了他的皇后。
事實證明,這些人中的大多數,他也確實不怎麼喜歡。
無寵當然也無子。
早些年沒有,而這幾年間、周行訓連後宮也沒去,當然更不可能有了。
他在年初的時候封了一次王,把包括養子在內,所有過了七歲的兒子都封了出去,年紀長的前往封地,年紀小的在宮外開府。雖然確實封得早了點,但因為前朝的時候也有先例,朝上倒沒有多說什麼,那些指望著兒子過活的妃嬪也隨著這次的大封離了宮。
只是這次突來的封王驟然提醒了朝中諸位大臣們一件事:宮中皇子居然無一個出身世家!再聯繫周行訓這些年來漸漸不掩飾的針對世家的態度……
他們慌了。
慌張之下,便想要做點什麼、以確認自己的地位。
矛頭當然不能一開始就指向皇帝,於是多年無子的皇后就成了最好的藉口。
他們並不是要廢后,而是要皇帝低頭。
周行訓也就解釋了那麼一句,看見跪著的人仍舊迷惑的神情,他就沒有再說下去的意思了。這一句解釋已經是難得的耐心,聽不聽得懂是她的造化。
周行訓直接趕人:「你回去吧。皇后的事,不用你來操心。」
他會讓他們都閉上嘴的!
想要走,卻再一次被攔。
周行訓的臉色已經有點冷下去了,他並不是一個有耐性的人,這幾天的心情也不好,接二連三的打斷很容易讓他生出不快。
不過這次跪於前的卻並非女官,而是先前那個被推過來的孩子。
童聲清脆,卻也條理清晰:「父皇容稟。百善孝為先,父母之恩,謂之大也。娘親生我乃是生恩,母后照拂關切,四時之衣、晨暮之膳時時問候,此乃養恩。生養之恩,皆謂母也。如今母親受人中傷,為兒者卻無動於衷,實乃人子之大不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