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主宰朝堂半輩子有餘,是從上個朝代便遺留下來的忠臣,他的勢力不低於皇帝,只是他做出一副好官做派,掩人耳目罷了。
皇帝自然也是忌憚他的,所以他自然是要敲打一番。
既然他要維持忠臣的樣子,那麼像剛才白鶴裕那一番恭維的話,他自然是不能說點。
那麼就只能打碎了牙齒往下吞了。
丞相面色不變,一副視死如歸的模樣,走到正中間的最前方跪下,說道:「臣提議,開拓河道,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
皇帝挑了挑眉,心想總算是有人回答了這個問題,既然找到背鍋了人了,那他便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了。
只要有人背鍋,到後面不管出了什麼事,都不關他這個皇帝什麼事。
倘若能藉此機會剷除丞相的勢力最為不錯。
皇帝點了點頭,宣布明日再好好計劃這件事,他打著哈欠讓太監宣布退朝。
白鶴裕依舊是走在最前面的官員,他著急回家見何君逸,而身後的丞相卻死死盯著他。
風雨欲來,看來接下來的幾年都不會太平了。
丞相的女兒為妃,生下四皇子,他自然是要為四皇子鋪路。
而大皇子為皇后所出,七皇子為宮女所出,早已沒了母妃。
皇帝用幾天的時間確定了計劃,又明里暗裡敲打了一番白鶴裕,無奈,白鶴裕只好掏出了私房錢,說是給皇帝排憂解難,實則是多出點錢,免得這皇帝到時候翻臉不認人。
何君逸知道了,大手一揮,抬了幾箱子黃金去了皇宮,給皇帝樂的立即給白鶴裕抬了品,升到了三品。
白鶴裕翻了白眼,無語至極。
這老狗天天想著從我媳婦兒那摳錢出來。
皇帝大手一揮,讓三個皇子齊齊上陣,參與修建河道的事情上。
皇帝招攬了大批人員,其中還有不少是從牢獄中帶來的,專門干苦力。
他們計劃將鄰國的那條大河道分流一些到他們這,在貫通到池州的河,這樣交通便會便利很多,還方便了兩國的交易往來。
在與鄰國商量後,他們便立即出發,從最前頭和池州開始挖,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
但他們到達的第一件事還是修建水壩,因為大盛國地域偏低,往後若是下了大雨,配合著這條河流容易淹。
此行帶去的官員眾多,有武官也有文官,都是各自勢力的人。
其中就包括霍晏珩,白乘風帶著孩子不放心,便自費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