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聞到這種面香,讓我想起老娘在世時做的饃饃,都多少年沒吃到那個味兒了。」
周航正兒八經北方長大, 吃麵食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
就算多年沒吃, 一聞到味也能迅速搜尋到腦海深處的記憶。
「不是饃饃,我聽那女同志說叫什麼蘇子餅,味道還不錯。」
周家的兩個孩子都在上高中, 兒子個頭已經比媽媽還高, 一頓飯能吃兩大碗米飯。
王鳳英剛放下三個餅, 他已經拿起個塞入嘴裡。
「鍋里還有呢, 慢慢吃。」
王鳳英按照家人飯量,今早蒸了五個餅,想著盡夠。
可女兒吃完一個想再吃第二個, 已經沒了。
「我這去蒸。」
還剩下三個,她乾脆一股腦地全蒸了端出來, 打算吃不完中午就將就用餅子對付一頓。
可哪還有會有剩,王鳳英才剛吃完粥,桌上的餅子已經被父子三人分了。
「我帶去辦公室下午餓了吃。」丈夫周航說。
兩個孩子也有同樣的打算,背上書包邊吃邊出門。
「這位同志做的餅子地道,你抽空去問問她做不做饅頭,不做饅頭就買二十個餅子我送人。」
出門前,周航特意交代妻子。
他們研究所里好幾個北方人,順道買些去送同事。
王鳳英只能無奈道好。
***
曙光電纜廠。
「姐,那我上學去了,放學我直接去電影院門口找你。」
第一天順利開張後,秦溪的小攤子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白天秦雪去上學,秦溪就在家準備材料。
張秀芬幹勁兒比秦溪姐妹還足,早早就騎著車去附近山里挖折耳根。
秦海撿了好些爛木板子釘成木框子種蔥和香菜。
柳氏就負責管理這些香菜和挑蘇子的活計。
外公張鐵柱負責磨蘇子和去菜站買菜,秦濤下班回家就砸核桃,
一家子忙得風風火火,在院裡可是引起不少人眼熱。
為啥眼熱……
每天一大盆面和豆腐拉出去,回來都賣得乾乾淨淨,誰都道肯定賺了錢。
可再眼熱也無濟於事,看著簡單的吃食,他們根本琢磨不出來。
就說那豆腐的調料,李秀蘭找國營飯店的相熟大廚嘗都沒能嘗出配料。
就是有心想跟著學做小買賣,那也得有那手藝才成。
早上吃完飯,秦溪邊整理著香菜,邊抬眼往李秀蘭家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