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隊抵達山村時,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他們簇擁著志願者們,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感激的笑容。
這種淳樸和真誠讓許鶴池深受感動,他一下車就被這種氣氛所感染。
然而,由於長時間的顛簸和海拔地區的氣候影響,許鶴池感到有些不適。
此刻,他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沁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不停地用手按壓著胃部,仿佛這樣才能稍微緩解一下那股翻江倒海般的噁心感。
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每一次吸氣都伴隨著一絲輕微的顫抖。
一位熱心的村幹部看到了許鶴池的不適,立刻遞過來一杯溫水:「許先生,您喝點水吧,太累了。」
許鶴池接過水,飲下數口後方才感覺好轉些,感激地接過:「謝謝。」
「許先生,要不您先去休息吧?」有人關切地問,「已經給您安排好下榻之處了。」
「不必了。」
許鶴池搖搖頭,「我們此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解這裡的情況,看看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現在感覺還好,我們先繼續吧。」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千萬公里的跋涉,翻山越海的奔波。
只為一人而來。
歲月流轉,籃球場炫目燈光下的純真笑容,始終在心頭縈繞,成為不斷前行的動力。
在村長的帶領下,開始向各個村民家中分發物資。食品、衣物、醫療用品……
每一樣都顯得那麼珍貴,那麼令人感激。
孩子們穿著新衣服,興奮地跑來跑去,他們的笑聲在山村里迴蕩,打破了長久的寂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老人們拿著醫療用品,激動地不知說什麼好,只是一遍遍地說著:「謝謝。」「謝謝你們這些好心人啊!」
學校內。
許鶴池身穿樸素的志願者T恤,頭戴有慕秋慈善機構標誌的帽子。
坐姿挺拔而端正,儘管身體的某些功能受到限制,但精神狀態顯得格外振奮。
輪椅的右側放著幾個大箱子,裡面裝滿了學習用品和體育器材,這些都是他特意為這所位於偏遠山區的學校準備的。
孩子們圍繞在許鶴池的周圍,他們的眼神里充滿了好奇和感激。
一些孩子羞澀地伸出手來,接過了許鶴池遞過來的文具或書本。
一些則勇敢地與他交談,用生硬的普通話說著:「謝謝。」
許鶴池溫和地認真回應每一個孩子。
在分發物品的過程中,許鶴池更不斷地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告訴他們知識能夠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