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初建,政局不穩,若外患入侵,山河又將動盪不安。
換句話說,謝若玄就是要窮兵黷武。
眾人:「……」
估計是謝若玄大肆屠戮大宛王族的消息傳出,月羌聞風而逃。謝若玄親自領兵追擊,在沁勃山活捉月羌王族。
高聳的山峰直入雲霄,天地間白雪茫茫。月羌王族躲在雪屋裡,被巡邏的海東青發現,剎那間,帶著無數倒刺的鐵絲網從天而降,將人一網打盡。
此戰大捷。
雪粒子從天空飄下,輕若楊絮。青石古台上,上面積雪已經清掃乾淨,擺上了祭祀物品。禮樂悠悠,金旗清鳴,敬告天地。
月羌王族被當做祭品圈在祭台下,鐵甲執戟的大淵將士列陣以待,場面莊嚴肅穆。
祭台上,謝若玄身著玄黑袞服,環佩相激,似冰玉之聲。他身姿如松鶴立,腰佩天子劍,劍鞘古樸大氣,劍柄上纏著朱紅色緱繩,垂墜而下,落在骨節分明的手指上,紅白分明。在禮官的指引下,他將五飲依次灑在大地上,完成祭禮。
無數人目光灼灼地注視著這一幕,內心激盪。
誰也沒想到,這一戰竟然真的大敗月羌和大宛!
不僅如此,還把大宛王族滅了,活捉月羌王族,在沁勃山上,舉行祭天儀式。
這一認知振奮了大淵上下,所有人都齊聲吶喊:「天佑吾皇,天佑大淵,攘除奸凶,護我山河!」
祭台下,謝嘉行站在人群中,仰頭看著祭台上的謝若玄,眼中流露出艷羨之色。
史書《大淵冊·宣帝本紀下》記載——帝謝若玄率師歷涉玉章,濟巴正鐵,斬獲旗鼓,擊月羌王余丹、相國、將軍等五百六十八人,封沁勃,禪於奚托,登臨故國。
至此,月羌和大宛徹底淪為大淵的附屬國。
後世點評這一戰,奠定了大淵北地安穩三十年的基礎。
得勝的消息傳回大淵,舉國震驚。
而謝若玄的身份終於不再是謠傳,而是確定了他宣帝的身份,就連鄉野童謠都開始傳頌起他的功績。
此戰告捷,大軍班師回朝。
眾人沒料到,回程路上,謝若玄遭遇了刺殺。
夜幕深沉,無星亦無月。大營篝火通明,值夜侍衛輪流巡邏,鐵甲在深夜發出金屬摩擦聲。
主帳內,謝若玄躺在床上休息,幾名內侍進來換薰香和熱水。他們照常幹活後,卻沒有立即出去,而是悄悄來到謝若玄床邊,掏出了藏在袖子中的匕首。
幾乎是剎那間,一名宮人向謝若玄刺去。
匕首直奔脖頸。
千鈞一髮之際,謝若玄睜眼了。他目光落在刺來的匕首上,乾脆利落地轉身避開了這一攻擊。
大概是由於他突然醒來,幾名內侍大驚,連忙不顧一切,沖向謝若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