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祖孫倆氣場一個比一個強,她一個都不敢得罪。
孝莊對於康熙今日的態度甚為不滿,後宮無主期間都是自己在管理六宮,且不說自己輔佐兩任帝王,隨著帝王成長,她手中的權利也隨之被削弱,以至於被禁錮在狹小的後宮裡。
現在又選出一個皇后,就需要把好不容易重新聚攏在手中的權柄交出去,這讓重權的孝莊如何甘心?
加上康熙以前多數都是聽自己的話,現在為了小小的位份就和她爭得臉紅脖子粗,可見枕邊風威力不小。
蒙古和大清之間的紐扣絕對不能崩斷在自己手中,後宮必定要有蒙古貴女一席之地,若是不然,按照大清皇帝薄涼的性子,她前腳剛殯天,後腳皇上就能忘記蒙古對大清的功勞,時刻警惕。
而蒙古也會壓不住內心的野心,時常挑釁皇上,從而兩族百年友好關係崩壞,有可能兵戎相見。
孝莊沉默把玩手中茶杯轉動,陰冷之氣染上眸色,稍稍挪動身子坐得端正,努力挺直被歲月壓彎的脊樑,周身散發涼意襲人,目光緊盯無人閒逛的門外,忽然出聲對太后問道:「今日之舉,你有何想法?」
太后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聲嚇得激靈,隨即察覺自己反應過激迅速反應過來,緊張地咽了咽口水。
她聽出太皇太后言外之意,不過礙於自己尷尬的地位,她何曾敢有自己的真實想法?連先皇不曾臨幸自己的事情,太皇太后都不能勉強,她不過是蒙古送來的擺件。
太后無奈搖搖頭,面露羞愧回應道:「臣妾無能,不能為蒙古分憂。」
孝莊聽完這句話,臉色仿佛掛了一層寒霜,不滿怒瞪她一眼:「這種時候你還想置身事外?蒙古是咱們最後的依仗,唯有蒙古好,咱們身為蒙古嬪妃在大清後宮才能好,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別失了分寸。」
現在狀況緊急,太后還想和稀泥,兩耳不聞窗外事,如何不叫孝莊惱怒?
就是因為她這副不爭不搶的態度,才爭不過董鄂妃那賤人,明明有最強的後盾,還小家子氣地畏畏縮縮,以至於先皇英年早逝,她的福臨啊……
有些人就算是皇后也無用,籠絡不了皇上的心,此時氣急的孝莊連太后都記恨上了。
聽見這話,太后差點沒有氣地厥過去,在心中默默給孝莊翻一個白眼,暗中忍不住怒懟:有本事你跟皇上犟去啊!擱我這當什麼大爺?
不過面上還是溫柔小意,小心翼翼道:「那臣妾斗膽發言,若有不對之處,還請皇額娘恕罪!」
「哀家恕你無罪,趕緊想個對策!」孝莊語氣加重不悅道。
說個話都支支吾吾的,能成什麼氣候?
難怪先皇看不上,她自己都有點看不上了,若不是當年實在找不出合適人選,她還真不想用這種遇事只會縮在龜殼裡的女人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