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這報紙上說得好啊。大好山河,本就是我們的!我們就算是扔在那兒發霉那也該是我們的,就該寸土不讓!
咱們這兒每年死多少男兒好女在異族手中,今日遇到有這樣血氣跟抱負的郡守,是咱們整個漢陽郡的運道!
我雖位鄙,亦有一腔熱血。諸公今日所給匱錢,我一分不要全捐獻府衙以做軍資之用,諸公皆可作證!」
這說書人話音一落,立時滿堂喝彩。
下發有人大喊道:「好,有骨氣,這是我的一份,替我一起給了去。」
這人之後,下面扔錢的人之中,竟然還有人扔了一小塊金子的。這說書人的小弟子看著那塊金子就心頭一跳,那肯定是想要的,要知道他們平常可只能獲得一些大錢銅幣。
也就是在李大人的治理下,漢陽郡這一年稍微安定下來,大錢銅幣原本貶值得不成樣子的情況終於有了一點點止住的樣子。
盛世而物豐,那麼最基礎的日常用品就會便宜起來,錢財的價值也會穩固一些。但若是世道亂,錢就會變得不值錢。
說書人看著小徒弟渴望的模樣,立馬故意咳了下嗓子。
小徒弟驟然驚醒,趕緊去收攏這些匱錢。這麼多人看著,他也不敢私留,一會兒是必然要去捐獻的。
此刻縣衙之外。
有跨刀而來的好漢走近了,卻也不是來告案鳴冤的,直接把一包銀子一扔就走。衙役趕緊追上去,對方卻也跑得更快。
這樣的事自從雜文且說報出版之後就一直絡繹不絕,衙役也已經有些習以為常。其實縣衙一直是有正規捐獻渠道的,就是你可以選擇登記留名,捐獻多了,你家以後還能免一些稅收呢。
但有些人大概有俠客憧憬,覺得這樣一扔特別帥。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女眷也來了府衙捐獻。雜文且說報上說了,家國興亡,並不只是男兒的事,女子也可有豪情。
梁國對女子的風氣不算太嚴苛,一般是嫁人之後雖然要避外男,居住在後宅之中,可也不是說不能外出了。
再來就是寡婦是支持再次出嫁的,只有少部分自己族中人搞一些亂七八糟的名聲,才逼自己族中女子守寡。
尤其當初朱淵說過,男婚女嫁是天倫,只要自己不犯事,但家裡人無正當理由不讓出嫁,女子是可以告族人的。另外就是這個時代裹小腳這些東西昀哥兒沒見過,這個概念還沒徹底形成。
倒是騫珪之前偶爾提起過一嘴,就是中原商貿最發達的區域,有些商人家中錢財萬貫,偏偏社會地位又不高,他們就會培養自己的女兒在晚間入睡後稍稍纏腳,白天就解開,倒是還沒到折骨畸形的地步。主要是為了女子腳稍微小一些然後走路能有些搖曳生姿之感,以便女子體型更美,然後送去給一些官員做進身之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