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冬槿連夜列了八張食譜,都是適合冬日的菜,沸騰魚呀酒槽鴨什麼的,從備材到處理食材的方法到用料,寫的十分詳細,又給盧大少寫了問好的信件,才揉揉眼睛,躺到遙雲懷裡睡下。
第二日一早,將食譜和信件交給盧東,送兩人的騾車出村,回家路上,余冬槿搓搓手,問遙云:「咱們塘里還有魚麼,今天中午咱們吃魚吧,我來做,做沸騰魚給你們吃,再去挖點五指毛桃,買只老鴨,再燉個五指毛桃老鴨湯,你覺得怎麼樣?」
遙雲點頭,回家就扛起鋤頭拿著竹簍和常蕪一起上了山,常蕪剛好去山裡看看能不能挖到一些鮮草,家裡的豬豬不用管,但兔子還有牛羊總是吃乾草也不好,還是得進點鮮草才行。
沸騰魚和老鴨湯很受好評,就是魚有點辣,兩個孩子吃不了,余冬槿另外給他們做了糖醋魚,給倆孩子挑了刺,讓他們吃魚腹肉,倆孩子不僅吃的小嘴一片花,無病的手也髒了。
余冬槿接過彩芽拿來的濕帕子,給無病擦乾淨手,又給他夾了一塊鴨子。
無病拿著鴨肉塊,吃的香噴噴的,就是牙還不太好使,每一口對鴨肉都只是皮外傷。
之後就是臘八節,留雲這邊其實不是特別興過臘八節,但余冬槿有點饞臘八粥了,於是在臘八節的前幾天,他就開始準備臘八粥的材料了。
他預備做兩種,一種傳統的甜粥一種用丸子、肉丁等材料代替豆子的鹹粥。
甜粥的材料家裡有白米、花生、紅棗、蓮子,發現還差紅豆、綠豆、小米和糯米。
這裡面有些材料其實是可以替換可以增加的,但這會兒條件有限,余冬槿便定了這麼幾種。
他們去村里換了足夠的回來,然後就開始琢磨鹹粥的用料。
小米白米糯米蓮子是要的,再加上板栗、羊肉丁、蘿蔔和被做成豆子大小的魚丸——余冬槿問過了大家的口味,大家都很期待,甜的臘八粥都只有樂正和從從吃過,咸口的臘八粥就更沒有人嘗試過。
聽聽這材料,羊肉配魚肉,聽起來就叫人覺得鮮美異常,想來口味定然會不錯。
臘八節前一天,余冬槿就帶人撿好了豆子蓮子,把該泡的食材泡起來了。
臘八節這天,余冬槿起了個大早,帶著人在廚房裡忙活了起來。
魚肉要片出來,再捶打上勁兒製成魚糜,再調味,才能做成彈滑美味的魚丸,這個由常蕪負責。
其他材料則由余咸余甜來準備,余冬槿則先把甜粥熬上。
遙雲則和爺爺一起,忙著剝大蒜,余冬槿準備還泡點臘八蒜,這又是他們這些留雲本地人沒吃過的一樣食物。
從從在一旁,雖然聞著大蒜味,但卻坐得端正,帶著弟弟大聲的讀著書。
中午,甜香味與咸香味的兩種臘八粥便出鍋了,香味飄出老遠,叫附近的幾戶鄰居不由得伸長鼻子去聞,都好奇李家這是又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