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你亦是出來了?」
「陳兄,幸會幸會。」
從貢院裡走出的陳光蕊原本是在回憶著此次科舉的種種題目,並且敏銳察覺到當今聖明天子的意思與偏向似乎有幾分改變。忽然目光微亮,拉住了一人的手腕,熱情的同其打過招呼。
並且極力相邀,道是有機會定要互相拜會。
這是文人之間親切友好交流的一種方式,不過能夠叫有狀元之才、在《西遊記》中中了狀元的陳光蕊如此看重之輩,自然非是常人。
是李斯。
同昔日的大秦丞相同名同姓的李斯。
甫一在長安城中露面便引起了不少文人學子暗中嘀咕與琢磨,不過天下間同名同姓的從來便不在少數。縱使李兄同歷史上的李斯姓名相同,其實代表不了什麼的不是嗎?
更不必說這位李兄一身儒學功底之深厚,即便是博覽群書的陳光蕊,對於其口中的某些觀點及想法,同樣需要細思查證,多加思索。並非是沒有真才實學之輩。
此李斯自然是彼李斯,是在李淳風對地府判官、陰神等的賄賂之下,借屍還陽的昔日大秦丞相。至於科考中的儒家經典等種種,李斯雖然治法家,堪稱法家之集大成者。但其師是荀子,是繼孔孟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李斯對於儒家學說,自然有著非同一般的了解。
再者任何人都可以懷疑李斯的人品,但李斯的才幹......難道所有人都是韓非不成?
不過饒是如此,想要在極短的時間內了解陽世八百年風雲變幻的種種,甚至是將那諸多種種的典籍背誦理解達到可以參加科舉的程度。對於李斯而言,不可謂不是一種挑戰。
這幾日裡來,李斯之大腦活躍程度可見一般。
不過想到不久之後就能躋身這大唐朝堂之上,再度攪弄風云為皇帝陛下而效力,李斯的心情還是很是愉悅的。這樣的愉悅一直持續到李斯同陳光蕊分別。
當背過了身,李斯心中不免有惡意在蠢蠢欲動,想要將這陳光蕊除去。
魏徵等尚且不說,以李斯現在的地位尚且還接觸不到。再者自己做為皇帝陛下的舊臣,總歸要較之以那些唐皇的舊臣好用的。可是如陳光蕊這等沒有任何根基,馬上就要走進朝堂的人才,最終所忠誠的自然是且只能是皇帝陛下。
是秦皇,而非是曾經的唐皇。
那麼屆時,皇帝陛下又是否會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而將自己邊緣化?
畢竟自己曾經所犯下的過錯......
李斯思緒跑遠,然後在下一瞬間,感受到了陌生且熟悉的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