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如何作想且不必說,至少就姿態上而言,卻似乎同普通的魂靈並沒有任何的不同。
事實上李淵壽命未盡,原本不應當出現在此間也好,李建成及李元吉兄弟二人本應當投到輪迴當中也罷。俱是此前十殿閻君等想要配合西天佛門,對原身做出算計時所遺留問題。隨著嬴政將桌子掀開,甚至是使大秦再歸來而做罷。
十殿閻君、崔判官等在經過了大秦黑冰台的友好教育與交流之後,同樣認識到此前的諸多種種不敬與不足,努力學習,爭取更好的融入到大秦地府的建設之中。為大秦的強大與富強而添磚加瓦,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才不承認是因為秦皇的過於兇殘,以及那古老泰山神的影響,同其大印等種種呢!
不過一切之種種從來便非是一蹴而成,更不可能一開始便能夠見到成效,使一切過往遺留問題都得到解決和改變。大秦皇帝陛下在陽間所採用的身份,以及那位真正的大唐皇帝陛下同李淵父子三人之間的聯繫於一眾大秦高層中,自然同樣不是秘密。
只是蒙恬也好李斯等人也罷,自然是沒有因此而勸著嬴政對李淵盡孝,又或者同建成、元吉兄弟間展示所謂兄友弟恭的道理。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有意或無意的將此三人無視,使其存留在此間而已。
但一直叫此三人存留在此間也不是這樣的道理,更不必說這父子三人幹活的能力什麼的實在是不夠看。因而在蒙毅等人商量之後,便決定還是叫此三人早早投胎了事。
原本這事應該是蒙毅來辦的,嗯當然,投胎之前該了結的某些孽債同樣需要了結。生前死後之功過等種種同樣需要定論。賞善罰惡,嚴苛且嚴明的大秦法度之下,如十殿閻君此前存有的糊塗爛帳等種種更不應當再出現。
考慮到王賁、李信等人帶領大軍在外,自己及王翦老將軍對整個冥府的掃蕩同樣接近尾聲,只餘下那地藏王菩薩所占據和占領之地界。而李斯、蒙毅等人因律令、法度及規則等的完善而幾乎無有休息,只恨不得將一個人分成是若干個來使用。
蒙恬沉了臉,主動替蒙毅走上這一遭。未成想恰聽得李淵父子三人開口,論及長城、大秦皇帝陛下等種種。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做為深受始皇帝寵信且親身參與、主導了戰局及之後長城修築的帝國重臣,蒙恬縱使並不認為自己同陛下處在同樣的高度,更不認為自己那螢火之光,足以同皓月爭輝。
但就某些方面而言,蒙恬對嬴政、對秦皇卻又是極了解的。至少要較之以昔日大秦的長公子,以及這世間的絕大多數人更加了解。
「昔日我率領大軍,卻匈奴七百餘里,並非是只能將匈奴趕出去七百餘里,而是,」
蒙恬微笑,面色與神情間自是一派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