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翻出了楊院長這期節目視頻,驚訝地發現,原來在這期視頻里,楊院長已經提前劇透過團隊即將發布重大研究成果。
這消息自然也傳到了裴林耳中。
他記性很好,完全不需要重新回看節目就能立刻想到錄製現場楊院長說的話。
他拿起手機,找到楊院長的聯繫方式,編輯了一段恭喜的話語發了過去。
語氣很客氣,內容卻十分真誠。
沒想到,楊院長回過來一個電話。
「楊院長?」裴林接起,先恭喜了一番,「這麼大的榮譽,您又為國家做貢獻了。」
楊院長卻謙虛地不願多提這些:「這是一個團隊的功勞,不可能全攬在我身上。」
他找裴林,卻是為了告訴他另一件事:「裴老師,先前錄節目的時候,有件事情不曉得您是否還記得。」
「您說。」
「……」楊院長還是和從前一樣不善言談,他思索了許久,才開口說道,「我兒子……以前,我老希望他能去學鋼琴,能繼承我年少的願望。」
裴林想起來了,當時他還曾委婉地安慰過楊院長,或許楊院長自己正在做的研究,會成為另一種讓耳聾患者能夠聽到外界聲音的「鋼琴曲」。
不等裴林回答,楊院長又說:「錄過那一次節目後,我想了很久。我沒有實現的夢想,那只是我自己的夢想,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強加在我兒子身上——我怎麼能把我的遺憾強加於他、讓他來幫我實現呢?我猶豫了許久,糾結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我告訴我的兒子,從前那些逼迫,那些強迫他認真練琴的事情,都是我做錯了。如果他不喜歡鋼琴,那麼就到此為止吧,以後我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逼迫他。」
裴林安靜聽著,只偶爾應一聲。
「我的兒子……他已經在日復一日的、長年累月的嚴厲中變得內向,不願與我多做交流,當時只是木訥地應了一句,過後,還是像從前一樣按時練琴。」
說到這裡,楊院長蒼老的聲音有些微微顫抖:「……我很自責,我覺得對不起他。可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向他道歉。」
楊院長在這裡停頓了一下,再開口時,聲音有些明顯的哽咽:「可是,裴老師,你知道嗎,後來,我兒子他、他竟然跟我說……他說,或許一開始他曾經心存不滿,或許怨恨過我、怪過我,但現在、現在……他現在,是真的很喜歡音樂,很喜歡鋼琴,他喜歡那些乾淨清脆的聲音帶給別人的快樂。」
裴林心裡一動。楊院長不善表達,可這最簡單的話語,帶給他的震撼竟如此強烈。他由衷地感嘆道:「那真是太好啦,他不再是為了實現您年少的夢想,而是真的在是實現自己的願望……這真是太好了。」
楊院長深深地呼出一口氣,說:「這是我……這真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事情了。」
掛斷電話後,裴林在搜尋引擎上輸入了一些關鍵字,很輕易地找到了楊院長兒子的信息——就在不久前,他參加了一次鋼琴比賽,獲得了不錯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