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一切的禍端都源自於法宋族長宋幽蘭的兒子,他的兒子名叫宋竹清,意思就是希望可以像竹子一樣高風亮節,正直不屈,又清清白白,不染污垢。
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會有多大。
宋竹清捲入了後宮詛咒案,他居然跟幾個皇親國戚有所勾結,參與了整場禍事,意圖謀害皇后。當時被文宋族長宋亦可查出來以後,十萬火急,他懇請宋幽蘭當斷則斷,否則不僅會牽連到法宋,甚至對於整個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與外戚所勾結,是聖上所不能忍之事,更何況還是聖上當時最信任的宋家。
此等背叛,聖上萬不能容!
結果沒想到的是,宋幽蘭明面上表示會考慮清楚,絕對不連累到宋家,背地裡卻向聖上爭取到了協同查案的機會,並藉此使用了禁術了罪無痕,為兒子銷毀證據。
此等做法冒天下之大不違,更有悖祖先教誨,按例要逐出宋家!
宋亦可希望宋幽蘭懸崖勒馬,在祠堂內的祖先塑像前進行懺悔,並且向聖上說明一切,宋幽蘭卻拒絕了。
他認為自已的了罪無痕毫無破綻,只要宋亦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件事就會過去。
「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宋幽蘭甚至拿出了宋家來壓宋亦可,問他難道要讓整個宋家蒙羞嗎?如果這件事傳出去了,老祖宗的臉往哪兒擱。
宋亦可突然發現,宋幽蘭已經墮入魔道,如果他不懸崖勒馬,整個法宋都會被他就這樣毀了。
更何況當時協同查案的還有刑部十三位頂尖高手,宋亦可不敢拿整個宋家冒險。
為了保全家族,宋亦可連夜進宮面聖,他沒有選擇站在宋幽蘭那一邊,而是親口揭發。
原本宋亦可以為念在宋家功勳的份上,再加上自已的苦苦哀求,聖上頂多殺宋竹清一人。
卻沒想到,龍顏震怒,聖上居然下令將法宋一脈滅門。
宋亦可跪地求聖上收回成命,念在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念在……
然而聖上沒有聽,反而提出讓宋亦可親自監斬,否則整個宋家玉石俱焚!
宋亦可不想斬殺同門,卻又不得不接旨,最後只能跪下磕頭,含淚道:「臣領旨。」
但為了保全法宋的血脈,宋亦可冒著天大的危險,偷偷換下來了一群遺孤,將他們送往了沿海,永遠不要回來。
看著一字一句泣血帶淚的懺悔,白月光迷茫了,她搖著頭道:「不是的,不是的,真相不是這樣的。」
白月光知道這起後宮詛咒案,可她聽來的真相是,文宋跟武宋是為了獨吞法宋的絕學,這才設計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