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問題上,妖局所提供的諧音改名法被謝絕,學者們拿出了更加具有文化氣息的稱呼。
洞天。
別有洞天,指的是存在、卻不知在何處的處所,也指神話里神仙們居住的地方。
妖怪們原本不喜歡學者們的文縐縐,但一想到焚教的妖比它們更沒文化,便欣然答應了。
叫這個名字,至少保密性能夠得到保證。
關於「洞天」的探索,妖局與人類學者的思路一致,即從妖界的歷史中找答案。
由於名稱是變化的,時代不同,情況不同,同一件事物的語義也不相同。因此一開始,大家的目的都是在梳理出來的妖族歷史中找尋類似的詞彙。
但這個嘗試失敗了。
目前雙方得到的資料,一方面來自於大妖們的記憶和記錄,另一方面來源於寧宿從寶寶快樂屋裡搬出來的資料。
這兩種來源的資料各有是優劣。
前者易得,方便理解,但精確性存疑,需要時間對比和考據;後者雖然是落在竹簡上的文獻,卻有許多內容是妖文,難以翻譯。
就在對於妖界古代歷史的梳理卡在文字關時,寧宿沉思片刻,想到了寶寶屋中的另一樣東西。
那是一個玩具房裡的木偶,也是先前那些龍君們留給寧宿的「老師」。
除了進入訓練模式能夠和寧宿過招的武術課老師之外,訓練室里還有文化課老師。
對方內置了妖文翻譯的程序。
獲得這個翻譯木偶,學者們如獲至寶,欣喜若狂。
由於詞語哪怕發音相同,詞義之間還有著很大的差距,哪怕翻譯出來了具體的內容,也難以進行一一對應。
因此,學者們找到了另外一種方法。
他們以千年前的特徵作為切入點,梳理了現有資料之中的靈氣變動相關內容。
對於環境的變化,妖族留的這些典籍之中當然都有記載,而且,將搜索條件放寬之後,內容一下多了起來。
就整個妖界靈氣的大幅度變動而言,相關史料中就記載了五次。
每當天地之間靈氣短缺時,妖類便會發生衝突,以戰爭來減少妖的數量。
待到妖的數量減少一定的數量時,戰爭結束,重新歸於和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行為是妖與外部環境的共謀——為了讓自己的族群能夠活下去,主動淘汰一部分成員。
大妖們在這樣的戰鬥中首當其衝。
只是,在同樣的劇情中循環了四次之後,從歷史中,寧宿等人與學者們看到了不同。
千年前,在靈氣出現匱乏時,這個規律失效了。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妖族沒有靠著戰鬥和生靈塗炭來解決資源緊缺的問題。
「……是因為一些大妖主動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