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叫她們阿姐,是因為顧老夫人嚴令過,既然四位表嫂已經離開了顧家,那麼就不得再以從前之稱謂對待了,還是從了她們的姓,喚一聲阿姐就是,以示尊敬。
聽到這樣的稱呼,杜景宜也知道顧老夫人的用心,所以對於二位曾經的表嫂也格外的敬重,就跟對家中的大嫂一樣。
「起來,起來,快過來看看,你兩個阿姐可是好些年都沒回來了,我瞧著倒是氣色好多了,想來外頭的天地廣闊,她們過得也舒心了。」員
顧老夫人是真心的盼著她們好,不希望她們年紀輕輕的就吊死在這顧家門裡頭,所以當時才會不顧一切的非要讓她們都離開。
即便是如那兩位已經再嫁的二表嫂和三表嫂,顧老夫人也是打從心底裡頭高興她們能再遇良人,私底下還各自給了她們五千兩銀票並兩個鋪子作嫁妝。
因此,偶有機會在金陵城的席面上遇見了也是不甚避諱的,都當作娘家人來對待就是。
二位嫂嫂一見到顧少虞,也是滿面懷念的就說道。
「當年還跟在老元帥身後的一個小屁孩兒,如今都三十了,當真是日子過得飛快。」
說這話的是大表嫂,她的年紀在顧少虞這一輩中是最年長的,如今是三十有二了。
生得只是清秀之姿,但氣韻卻不同尋常。員
尤其是那一雙會識人的眼睛,只是輕輕的掃了一下杜景宜,便讓杜景宜生了些不敢造次的念頭,如此本事,若是她仍舊在顧家,日後的顧家只怕是要愈發的貴重了。
而這位陳阿姐,曾經的大表嫂,也確實是金陵城的一位人物。
陳家乃是世代聖賢之家,因此她自小就飽讀詩書,且天資聰穎,而後在學成之後還在自家的書院裡頭教書育人了七八載。
從她及笄開始,那上門提親的人就不斷。
可惜都被她給婉拒了,理由就是不想委屈自己,也不想就窩在那後宅的一畝三分地裡頭做些伺候夫君的事情,所以一來二去的便耽擱成了「大齡」女子。
年逾二十也沒有個著落,陳家的人一度以為這姑娘怕是要孤獨終老了,誰知道卻遇見了顧家大郎,還生了這麼一段緣分出來。
當初,顧老元帥和顧老夫人聽說了自家大孫子看中了這位陳家小姐的時候,二話不說上門就提親,一點都不在乎外頭人怎麼說,就覺得是自家撿了寶。員
這樣心性堅定的女子,若是能成為顧家的長房長媳那是顧家的榮耀,也是日後能否家族興旺的體面關鍵。
所以二人成婚晚,孩子要的也晚,二十幾歲了兩人才頭一次當爹娘,誰知道,這樣的好事卻沒能保住,最後成了眾人的心中痛。
顧少虞在顧家門裡頭,論說佩服的話,頭一個是祖父顧老元帥,第二個便是這位曾經的大表嫂。
因此,聽到她如長輩般的口吻後,一點都不覺得委屈,笑著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