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嬴覺得他的笑容有兩分像啟使促狹的時候……
俞嬴在心裡嘆氣,如今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解了安邑之圍,未曾見魏侯罃,俞嬴便走了。這次來三晉還算圓滿,趙魏韓維持現狀對燕國是最有利的。燕國不希望見到強大的齊國,同樣也不希望看見太過強大的趙國。魏國維持國力,才能制衡趙國。
唯一的遺憾是未曾見一見那些故人,比如留守邯鄲的趙相趙亭——但會有機會的。
七月,魏國公子緩奔趙,想再次借趙之力反攻,在趙魏邊境的平陽被魏軍擒住殺死。魏國之亂結束。
燕國與齊國漫長的議和也終於議完,平舒和文安中間的地方大部分給了燕國——這固然因為之前是燕國取勝,也跟趙國再次伐齊有關。
是年秋,趙齊議和。
山東諸國難得地消停下來。
這兩年各種亂戰,最後算一算,並沒有誰得了大便宜——最舒服的竟然是只將齊人趕出來便關起門過日子的燕國。
故而燕國向山東諸國提出弭兵會盟時,諸國覺得這個會盟好像也就燕國提出最合適。
似乎是該歇一歇了,三晉特別是魏,很願意給燕國這個面子——燕國太傅跨越山水而來,解困而去,頗有墨者風範,魏國記得燕國的好。
齊侯午是個「讀書人」,雖然弒君攻伐這種事會做,但不會錯過向列國表達仁義的機會。再說,山東諸國會盟,豈能缺齊?齊侯午以之問齊相,齊相也以為當往。
像魯、宋、衛、中山這些弱小之國,不管有沒有依附,依附於三晉,還是依附於齊,對「弭兵」都是歡迎的。
最關鍵,以今日燕國之治、燕軍之強,燕的提議,沒有哪國會再不當回事。
這竟是一次難得齊全的盛會。
會盟地便在燕國新從齊國得回的地方,文安平舒之間的稷丘。這裡是燕、齊、趙三國交界之處。這樣的交界之處是天然的會盟之地,何況此地如今歸燕國,燕國上將軍令翊將陳兵於燕境,保證此次會盟安全。燕國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及國力贏得了諸國信任。
這次來的除了諸國君主,還有重臣,比如齊相田向、趙相趙亭、魏太傅孟潛等。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