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來事情就鬧大了,好像最後還鬧上了法庭,連帶著燕京台也吃了點掛落。
砸古玩的節目是辦不下去了,但古玩類的節目還是要繼續的,畢竟有收視率啊。
於是燕京台出了古玩專項鑒寶節目,每一期都只鑑定一類古玩。
比如上一期鑑定的是字畫,燕京乃至全國範圍內的持寶人,都可以帶著字畫藏品到節目組,進行免費鑑定。
還別說,民間藏家真是不可小覷。
這一次的字畫鑑定,居然出現了一幅唐寅的真跡,還有兩幅白石老人的畫,均是價格不菲。
而這一期的專項鑑定,則是定為了雜項。
節目組的人邀請了全國知名的收藏家、靜心堂的首席文物鑑定師敬時珍,作為這一期節目專家組的組長,參加節目的錄製。
通常一期節目,需要邀請四位專家為嘉賓。
燕京台也不例外,早早的就邀請了除了敬時珍之外的三位專家。
但意外總是會存在的。
原本邀請的那位新宮博物館的青銅器鑑定專家,因為大西省突然出土了一些秦代青銅器,需要那位專家前往鑑定並且進行保護性發掘,無法參加節目了。
明兒晚上才錄製,臨時邀請別的專家也不是不可以,但作為專家組組長的敬時珍,卻是想到了蘇小凡。
按照敬時珍的說法,想要節目有收視率,那就一定要存在爭議,有矛盾衝突!
而邀請一位不是科班出身,年紀輕輕,但卻有著專家級別鑑定水平的年輕人作為鑑寶嘉賓,無疑會讓節目更加的好看。
敬時珍首先是一位生意人,其次才是文物鑑定專家,所以他提的建議,讓燕京台的領導很是贊同。
電視台最需要的是什麼?自然是新聞,甭管是正面新聞還是負面新聞。
燕京台之前砸寶打官司的事情,鬧的沸沸揚揚。
但也讓燕京台收視率大增,廣告費收的手軟,再來這麼一出有爭議的年輕專家,相信收視率又可以爆一波了。
「敬叔,您沒搞錯吧?」
聽著敬時珍的講述,蘇小凡感覺自己像是在聽天方夜譚一樣。
讓自己這麼個剛出學校才三四年的高中生,去做鑒寶節目的特邀嘉賓,這不是在開玩笑嘛。
雖然自己對青銅器是有點認知,但蘇小凡也不認為自己能夠得上專家的稱呼。
「小蘇,你是青銅器村出來的,一般的青銅器還是難不倒你的吧。」
敬時珍找蘇小凡,也不是瞎貓抓死耗子,他對蘇小凡還是有所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