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放在地攤上擺賣的,大多都是發行量大,極其常見的,或者是損壞了的銅錢。
蘇小凡和他們的路數不一樣,他盯上的,就是那些磨損嚴重的銅錢。
銅錢的磨損,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的頻繁,將表面的字樣花紋給磨掉了。
這樣的銅錢說明流通量大,一般是不知情的。
而另外一種則是出土的銅錢。
由於埋在地下受到腐蝕,很多銅錢上全都是銅鏽,有些一用力都會碎掉。
這些銅錢即使清理出來,品相也差到了極點,通常放在地攤上都是走量的。
蘇小凡找的就是這一種。
有修復系統的甄別,他完全能從這些無法辨識的銅錢里,找到自己需要的。
不過名泉之所以被稱之為名泉,就是因為其數量稀少。
蘇小凡在潘園蹲了一整天,也就找到了兩枚名列五十名珍的古泉。
一枚是五代十國的南唐保大元寶背天大錢,存世量極少,在市場出現過的僅有三枚。
蘇小凡查了一下,這枚古泉名珍的成交價大概在五十萬左右,用了修復值堪堪回本。
還有一枚銅錢則是靖康元寶,是北宋宋欽宗時期鑄造的。
由於北宋的滅亡,以靖康年號鑄造的貨幣發行量極少,不論從傳世和出土來看其數量極為罕見。
蘇小凡淘來的這兩枚銅錢都是出土的。
上面的鏽跡將銅錢本身的字跡完全腐蝕掉了,如果不是修復系統給出名字,蘇小凡也是認不出來的。
偌大的潘園古玩市場,找到了兩枚古泉珍品,蘇小凡也說不上來高興還是失望。
第二天蘇小凡連跑了三家古玩市場,又到手了四枚古泉,均是損壞程度嚴重的古泉。
兩天六枚古泉,只花了蘇小凡一百八十塊錢,反倒是路費吃飯花了五六百。
第三天的時候,蘇小凡倒是收穫不菲。
除了兩枚古泉之外,他還撿漏了個寶貝。
那是在一家賣雜項的地攤上淘到的木碗,木碗應該被火燒過,通體黝黑。
不過在蘇小凡的修復系統中,卻是顯露出了扎卜扎雅木碗的字樣。
這讓蘇小凡想起了前幾天去逛新宮博物院時,見到的扎卜扎雅木碗。
這可是好東西,是清中期藏地對清皇室的貢品。
花了八十塊錢,蘇小凡將這個即使是當年雕工也看不出的扎卜扎雅木碗收入囊中。
八枚古泉名珍,一個扎卜扎雅木碗,就是蘇小凡這幾天的收穫了。
錢沒花多少,加起來還不到五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