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曰:“吾使細作探之審矣,此郡非比他處,太守郭京乃郭嘉之後,極多詭計,善於用兵,與守將大總兵呂苔男女姻戚。
苔乃呂虔之孫子,副將李眷是李典之孫,二人皆有賁育之勇、彪虎之雄,人常以彭越、樊噲比之。
參軍馮具善使雙槍,乃馮紀之後,文武全才,計謀深遠。
又有二員副軍都護,一個名曹勤,一個名楊留。
勤專步戰,馬遇之皆奔逸;留能降虎,虎見之不敢張威。
此數人皆將門之子,非他郡將官之可比也。
還當別圖之,斯則未可輕忽者。
”劉聰曰:“孟孫識高量廣,素不見怯,前者數郡,謀有劉喬、郭戎、程杇、張翮,武有許戌、徐玖舒、張駑、二龐之勇,尚且慨然而進,今何畏此數人而遲疑乎?”賓曰:“非我見怯,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欲取此郡,非比小可,若其不能成功,恐貽世人笑話。
”劉靈、王彌曰:“以吾大漢之兵,自起左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何懼呂苔、李眷二豎子哉?”賓曰:“非也,但恐諸將恃吾屢勝,志驕而忽,故此猶豫耳。
”靈、彌曰:“軍師休慮!某二人願領前部,先擒二豎,以報委用。
如不成功,願納還先鋒之印,求為步卒。
”劉聰大喜,即聚眾諸將佐分付曰:“瀛州乃吾北境要處,不得不取,非吾妄舉。
汝諸將等欲取封侯,名標史策,正在今日。
古云:不探虎穴,焉得虎子?各當齊心協力,共建不世之勛。
”眾皆應諾。
聰即點選精兵二萬為前部,以關防、黃臣為左軍將軍,張實、關謹為右軍將軍,趙染、關河為前將軍,王如、呼延顥為後軍,楊興寶、夔安為護軍,呼延晏、呼延攸為都救應,曹嶷與桃豹守邯鄲。
大兵將欲起發,只見漢主調楊龍、廖全二人運糧來至,劉聰大喜。
才入相見,忽報黃命、關山見苟晞不復兗州,將所部二萬特來聽用。
張賓曰:“添此數將,可下此郡必矣。
”遂命關山、楊龍監運糧餉。
大兵十五萬,旌旗蔽日,戈戟排霜,浩浩蕩蕩,分兩路逕往瀛州進發。
郡界上聽知消息,飛馬報至瀛州,本郡太守郭京即請總兵主帥呂苔等共議其事。
李眷曰:“胡賊無知,敢犯我境,教他片甲無回,方才曉得。
”馮具曰:“聞知漢兵將亦多驍勇,非可輕忽,還當議計以敵之。
”郭京曰:“今漢兵乘新旺之勢,藉屢勝之威,其銳未易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