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根本不用趙洛泱推行,只要拿出棉花種子,就有人願意種在自家田地里,但不是所有土地都適合種植棉花,這就需要懂農事的人傳授方法。
趙學景大概明白洛泱的意思,推
行棉花就要有藩地的人走出去,如此一來藩地外的百姓就會更加擁護豫王。
打仗打的不止是軍隊,還有民心。
如果民心歸附,想必這場仗也會贏的更容易些。同樣的朝廷,豫王的藩地的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相王聚集取來的兵馬又在做些什麼?
趙學景不知道他們做的最終能有什麼用處,但看著洛姐兒那篤定、自信的模樣,他就覺得肯定沒問題。
別看藩地有那麼多人相信豫王妃,但要說最認準豫王妃的還得是趙家人。
「三叔先回家,跟我奶說,一會兒我也回去。」
趙學景點點頭,他出去一陣子,回來的時候就會感慨洮州的不一樣,雖然與京城那些地方不能比,但洮州也是格外的繁盛。
官路上的人越來越多,有不少都是附近的村民,大家都有了棉衣穿,也就能在天冷的時候出來走動。
幾個村子先後修葺了房屋,想想他們剛來的時候,住的那些快要倒塌的舊屋子,就有種恍惚感。
日子過的越好,大家就越對王爺、王妃恭敬。
現在他走在路上,也會被人稱一聲「趙先生」,所以就算得知朝廷要攻打藩地,趙學景也不害怕。
藩地的百姓和官員那般擁護王爺,不可能輸給那些老爺兵,再說了自家姑爺,打仗就從沒輸過,現在還有洛姐兒幫忙,他們是必然要贏的,就看怎麼贏了。
趙洛泱將三叔送出門,謝寡婦已經在院子裡等著她了。
現在謝寡婦算得上是除趙家人之外,鳳霞村中最忙碌的人,手底下有四五十個婦人,整日在外奔波,教人紡織棉花。
謝寡婦最遠已經走到了興元府,再走一走就出藩地了。
這樣的日子謝寡婦可從來沒想過,自家漢子做了賊,她以為能有一條活路已是老天爺保佑,哪裡想到這條活路可不一般。
她也修葺了大屋,湘姐兒還跟著先生認字,再也沒有人會看不起她們母女,有這樣的日子,就算讓她明日為王妃去死,她也不會有任何猶豫。
趙洛泱道:「嬸子來的時候,可看到了寧福縣主?」
第596章 商議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