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他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原因,理工類固然是學科大頭,而對人生的某些獨特思考,一定是常與文字打交道的學科才能賦予的吧(然而後來的他發現漢語言文學並不是他想像中的那麼回事......)
擺正心態以後,負面情緒在他心底的寄存時間越來越短,他又開始享受起一個人獨處的時光,假期便獨自外出,感受各地的風土人情。
他一刻都沒有忘記過昨日的陰霾,因而更加珍惜外界給予他的真情,有時候是陌生人萍水相逢的善意,更多時候則是從身邊人身上獲得的情感補給。
被他所拋棄掉的是對人際交往的絕對悲觀,而他留下的則是一顆保有真情的初心,或許自己過去弄錯了出發點,並非是為了得到所謂的情緒價值回報才值得付出真心,真心本就是一種自然流露。
他這樣的想法過於少見,暴露出來的話也極其容易受到詬病——在這個人人都想靠著各種資源往上爬的世界裡相信真心,實在是太過天真,說到底還只是個沒有嘗過生活苦頭的少爺,才會因為這種想法改變自己的未來就業方向。
類似於這樣的言論他親耳聽父母訓斥過,他無法反駁,卻也固執著不願改變,他不是富養長大的,也並不打算倚靠家裡的基業乘涼,現實中有太多的身不由己,至少在某些方面,他希望自己能有選擇的權利。
他這一生,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如果自己真的有朝一日擁有了財富名利,或許在這個過程中造成的危害會遠遠大於自己所作出的貢獻。
但他會盡其所能地去尋找能貢獻自己能力的機會,因為在某些方面不能完全免俗的關係,他尤其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機會來讓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
時至今日,卓蔚成依舊覺得自己和「高尚」二字不沾邊,他只是個普通人而已,能貢獻出的力量微乎其微,性情和人格上還存有很多的局限性,但這都尚處於普通人的範疇,他就是在這般接納和包容自身的過程中將內耗盡數消滅殆盡。
提起內耗,他又想起了郁景徐,那位在他面前總是帶著三分靦腆的學弟。自己和對方的相遇的的確確是個巧合事件,包括生出那在對方面前臨時偽裝成大一新生的逗弄心思也是個巧合。
過去了這麼多年,他也練就了些看人品性的眼力,如果說靦腆是他用在郁景徐身上的第一個詞,那麼善良、單純就是第二個、第三個......
對方的心思總是很好猜,因為那基本上都盡數寫在了那白淨的面龐上,他的確也能從郁景徐身上感受到頗多的負面情緒,但往往這個時候,郁景徐就會迴避和眾人的接觸。
大概原因他也能猜到,自己的這位學弟總是對人際關係很敏感,又常常會產生自我懷疑,恐怕是不願把負面情緒傳染給其他人吧。
卓蔚成忘記自己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觀察對方的狀態的,只記得回過神時,他已經基本摸清了郁景徐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