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四海瞧著源源不斷的河水由低到高,全都匯集到了池塘里,震驚又歡喜道:「嘿,還真他娘是用來載水的啊!這法子是魯公尺那老小子想出來的?」
秦繼鄴搖頭道:「不是,跟那火炕一樣,都是趙家小娘子想出來的。」
武四海恍然道:「就是那個被少將軍用弓箭嚇唬的趙家小娘子?」
秦繼鄴無語道:「……對。」
對於大灣村村民來說,比起火炕,水車大概更加神奇且實用百倍。
鄭村長和桂花嬸子等人,甚至都不等少將軍發話,便紛紛將趙時悅圍住。
桂花嬸子性子直,半點也不委婉道:「悅悅,你這水車建一個得多少銀子?嬸子在南邊自己建一個小的成不成?」
趙時悅沒說銀子的事,只納悶道:「南邊不是修了堰溝麼,河水自上而下,本就會流經田地,哪用得著費功夫建水車啊。」
桂花嬸子解釋道:「是有堰溝,也有水渠,可惜嬸娘家有好幾畝地的位置,都比水渠高出來不少,平日裡灌溉,都得一桶一桶地從堰溝往地里挑水,實在累人,要是能建一個小一點的水車,架在堰溝上,那不就方便了麼。」
趙時悅明白了,卻搖頭道:「這種水車基本是靠水流帶動的,堰溝里的水流得慢,怕是不行。」
趙時悅知道的水車有兩種。
眼前以輪傳動的,又被稱為「筒車」,只是其中之一。
「筒車」利用的是自然流水的衝擊和輪轉慣性,可以日夜不停地工作,源源不斷地將河水引到池塘溝渠里。
水輪本身就有這麼高大,為增加其穩固性,還用了不少鐵皮、鐵釘作為連接,重量也十分可觀,即便再有慣性,放到一潭死水裡頭,它必然也是動不了的。
南邊堰溝雖不是死水,但那十分平緩的流速,怕是也沒有多少衝擊力。
桂花嬸子很是失望。
趙時悅卻又繼續道:「嬸子,這種水車不行,但我還知道另一種,比這個實用多了。」
趙時悅這話一出,魯公尺等匠人也紛紛圍了過來。
趙時悅又簡單跟眾人介紹了另一種以鏈傳動的「翻車」。
在華夏古代,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其實還是「翻車」,它是利用鏈輪傳動,再帶動水槽內的刮板翻轉,將低處的水,沿著水槽引到高處。
這玩意比起「筒車」個頭小,結構更簡單,搭建也更容易,還可以隨意移動,唯一的缺點就是得靠人力或者畜力帶動,可以手搖,也可以腳踏。
趙時悅有一百多畝地要灌溉,當然不可能只依靠腳踏「翻車」,那還不得把她的腿給踩斷啊。
如果只是幾畝地話,其實還是「翻車」要更加實用且便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