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有想好去哪兒了嗎?」
「你不忙嗎?」
「沒事。」
「那我們去爬山怎麼樣?」
「好。」
說這話,菜陸陸續續上來了,有烤串也有一些小吃,份量都不是很多,勝在種類多,兩個人還是吃了很多,就是拍攝大哥也吃了很多。
第二天一早,兩個人就開車出發了。
魔都山不多,而且距離市區都比較遠,最近的山名為佘山,並不是很高,但因為距離市區是最近的,反倒是深受魔都人民喜愛。
把車停在固定停車場,兩個人就背著準備好的東西開始向前,攝影大哥盡職盡責的跟在身後。作為當地人的顧嶼,還不忘給林南知講解著這座山的高度還有一些資料。
佘山高度不高,而且都修了階梯,爬起來並不困難,再加上兩個人都是經常鍛鍊的,爬了一大半也沒很累,倒是攝影大哥累得氣喘吁吁。
正好到了半山腰的景點,三個人就停了下來休息休息修整一下,順便拍點照片。
林南知可是特意拿了相機的,在顧嶼的講解里拍了一些。
休息了半個小時繼續往上走,沒走多久就到了山頂,這裡有一個歐式的建築,顧嶼說是一座教堂。
第182章
教堂名叫天主教堂聖母院,建於1871年,為巴洛克風建築,被稱為東遠第一大教堂。雖然是西式教堂,也融合了很多中式元素,比如門前立著的兩個大獅子。
大殿東西長56米,南北寬25米,建築面積為1400平方米,建築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從殿基到十字架尖頂高為38米,其中到拱頂為17米,到琉璃瓦為22米,可容納約2000人。(來源百度)
這座羅馬過渡風格的教堂,有「四無」之稱,即無釘無木無鋼無梁,堪稱不對稱的建築典範。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聖像各異。建築造型南長北短,東寬西狹,內圓外尖,內石外磚。(來源百度)
大殿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其拱形、甬道為羅馬式,廊柱為希臘式,尖頂為哥德式,橄欖形鐘樓為以色列式,東端小圓頂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磚為中國民族式,硫璃瓦則為中國宮廷式。殿內冬暖夏涼,採光極好。廊柱和斗拱之間的壁槽具有良好的吸潮功能和清潔功能。(來源百度)
而這裡並不是佘山的最高點,最高點設了一個觀景台,登上觀景台可以俯視整個松江景色,抬頭還有一個小山頭,正是佘山之巔。
三個人拍了照片後繼續向前,看了松江美景,也看到了那個山頭,繼續爬了上去。
這裡有一個天文祭台,如今成了天文博物館,這裡有許多的天文望遠鏡可觀看。付了門票進入博物館觀覽一番就結束了,林南知卻有點興致缺缺。
主要是因為這山太矮了,都沒爬盡興。
說實話,這山還不如她家村子裡的那個山高呢。
雖然如此她也沒表現出來,而是一起往山下走,在景區的一家飯館吃了午飯就在附近看一看景色,然後一路從松江看著回了市區。
回去之後也到了分別的時候,在顧嶼戀戀不捨中揮手告別坐上了車。
車子開了一段距離後,坐在前面的小姐姐便化身主持人,開口道:「好了,本期的三天相處到這裡就結束了,你覺得這幾天感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