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鳴忽然嘆氣: 「唉。哥哥以後可是要做探花郎的人,要是哪天得了天子青眼,成了權臣。到時候哥哥溫香軟玉入懷,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呢。」
江行有點好笑: 「你又在胡說八道了。我是什麼樣的人,你不是最清楚?還有,為什麼是探花郎,不是狀元郎?」
「因為哥哥好看。」時鳴篤定道, 「好看的人都會被點為探花郎。」
江行心情很好,道: 「還是先考上舉人吧。」
-
後來,江行特意去查謠言那件事,最終也將將止於熊汀身上。
對此,江行只能理解為,熊汀的好大哥宋正同他不對付,熊汀自然恨屋及烏,把他也恨上了。
但是,橫豎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影響,還間接幫助他和阿鳴坦白心意,倒也不算壞。
江行甚至有點感激他。
因為如果沒有這檔子事,他和阿鳴不知道要遮遮掩掩到什麼時候才肯說清楚呢。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解試的日子就到了。
江行考的是進士科。如今朝廷實施貢舉新制,解試改為四場。第一場,本經大義十道。
本經,即《詩》、《書》、《周禮》、《禮記》。大義,則是要求考生直取聖賢意義解釋作答,或以諸書引證,不需要註疏。
第二場,兼經大義十道。兼經,就是《論語》、《孟子》。第三場,論一首。第四場考時務策,解試需要寫三道。
貢舉新制中,考查經術的帖經、墨義改為了大義,其形式更加靈活,考察範圍更加廣泛。
除此之外,在時務策的考查中,加入了律令大義一項。目的就是使士人粗通法律,便於治理。
解試比院試要嚴格許多。
根據鎖院制度,考官提前了一個多月就需要進入鎖宿的院中,不得與外界交流。且,這些考官大多都是從京城下派的,大大降低了作弊的可行性。
至於考生,則是早早就排好了坐次,到時候按榜就坐,不得有誤。其他的考場制度,例如不准代筆、不准夾帶之類的,與現代差不多。
唯一可以稱道的就是,不准繼燭。梁朝考試有時需要舉行到晚上,因此,考場會下髮蠟燭供考生照明。
但自貢舉新制以來,為了防止意外,以及有效杜絕作弊行為;梁朝改用晝試,蠟燭自然也用不到了。
若是有誰寫到了晚上,需要蠟燭照明的,那麼申請繼燭,在唱第的時候便要降甲、降等。
不划算。因而,大家也沒誰會申請繼燭。
四場考試,一共考兩天。這次需要在考場裡過夜,江行提前準備了要吃的乾糧以及水之類。
枕頭墊子什麼的是不能準備的,因為就算準備了,也帶不進去。非要帶進去,那就只好把它拆了,掏出裡面的棉花仔仔細細查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