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燕記得有個主角好像跟自己學生啥的,一穿越到大宋,就會各種染布技術,還能改良紡織機,蒸汽機……,有些主角甚至還能發明出火藥手槍大炮,要麼就是整出幾十噸的白砂糖,也能做出滷煮的豬下水,製作出各種美味的點心。
那些人都太有本事來,弄的陳飛燕都有點慚愧和自卑了。
陳飛燕作為一個現代社會底層普通人,她這幾天都在回顧過去。
她發現這些年裡自己除了讀書,她在古代能夠派上用場的技能好像一個都沒有。
滷肉拌涼菜,她其實也會做。
就是古代農村太窮了,肚子都填不飽,她去哪裡找所謂古代人都嫌棄都不會做的豬下水去?!
還有做滷肉的各種調料,什麼八角桂皮冰糖、當歸白芷草果、丁香肉桂豆蔻、香葉茴香山奈,她在這山里不知道要費多少力氣和心思才能收集到。更何況,這些香料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生長……
另外,現代人認為的用來做菜的幾種基本調料,也不是古代底層人能吃得起的。
油鹽醬醋,哪一個不得花大錢買?
再加上,古代養豬不容易,養的小豬如果不夠仔細,它們稍不留意就會生病,甚至感染上豬瘟。農戶想要賣出錢都不可能。如此一來,豬在古代就是供不應求的好貨。
古代底層人經常性的餓肚子,他們怎麼可能嫌棄豬下水味道重?
他們是真的不想吃葷麼?
還不是因為家裡沒錢,買不起啊?
陳飛燕以前看過不少的歷史書。
有一件事,她記得特別深刻。
說是大清乾隆年間,宮裡有次設千叟宴,專門款待全國上了百歲的老人。
這宴會上,整的倒是不寒酸。有鮑魚雞翅,還有豬肘子豬肺豬大腸,羊肚,牛肉,鹿肉一類的重菜,然而,那上千個老人都上了年紀了,腸胃本來就不太好,吃不得太葷的,也吃不了涼的。
於是,宴會開完了,那些菜哪怕分給太監宮女們吃,都吃不完。太監宮女天天吃剩菜,吃了半個月,剩菜都變酸了,御膳房的人只得叫太監把剩菜用大木桶裝了,運出宮去。還悄悄的賣到了紫禁城城外的那些小飯館裡。
小飯館臨著街擺幾個灶,灶上都燉了一個大鍋。鍋里全是宮裡人吃剩的那些菜。
一年到頭吃不起肉的窮人家,可以拿兩文或者三五文大錢出來,當著飯館夥計的面舀上一勺。
這勺子舀到什麼就是什麼,全憑他們運氣。
有些人肯捨得拿五文大錢、眼力手力也很強的,能在那個燉肉鍋子裡舀到勺子一半的大肉,比如燉爛的豬蹄花、豬肺豬心。兩文錢的東西帶回家,全家人都能享受到一頓豐盛的美餐。
有些只肯出兩文錢、眼力手力還不強的,在素鍋子裡舀一勺子下去,就只能舀到一兩塊肉,便只能喝些湯回家。
陳飛燕記得這事兒以前在大清年間很是流行。有些人還把這種事說成「賭寶」呢!